國家外匯管理局簡體中文繁體中文用戶登錄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 索  引  號:
    K0807494-X-2024-0052
  • 分       類:
    新聞報道  其他  各類社會公眾
  • 來       源:
    中國政府網
  • 發布日期:
    2024-03-12
  • 名       稱:
    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 文       號:
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3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集中採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推動科技創新、推進國家水網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展新質生產力……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張玉卓就社會各界關切進行了回應。

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

為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創新動力

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有力支撐。“去年我國重大科技項目加快啟動實施,戰略科技力量不斷髮展壯大,科技事業發展呈現新氣象。”陰和俊說。

看投入,2023年全國研發經費投入超過3.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1%,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4%,其中基礎研究投入達到2212億元,比上年增長9.3%。看產出,2023年我國簽訂技術合同95萬項,成交額達到6.1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8.6%,授權發明專利92.1萬件,比上年增長15.3%。看成效,2023年我國在量子技術、整合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

陰和俊介紹,下一步,科技部將重點推進三方面工作,加大科技攻關、加強戰略力量建設、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為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創新動力。

支援青年人才挑大樑。據介紹,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80%的項目由45歲以下的青年人員承擔;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已有1100多項由40歲以下的青年科學家牽頭負責,佔總數的20%以上。“科技部將努力為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發展創造好的科研環境,提供機會、搭建平台,圍繞薪酬待遇、家庭生活等重點關切解決後顧之憂。”陰和俊說。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

2035年建成國家水網

水利事關戰略全局、長遠發展、人民福祉。“2023年,我國水利建設全面提速,全年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1996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創曆史最高紀錄。”李國英說。

李國英介紹,2023年我國共計實施41014個水利工程項目,分為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灌溉工程、水生態保護和治理工程4類。“這些水利工程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和江河湖泊生態保護治理能力,進一步為國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提供有力支撐。”李國英說。

李國英表示,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對國家水網建設作出全面部署。《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把目標年設定為2035年。也就是說,到2035年要建成國家水網,實現“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迴圈通暢、調控有序”的目標,形成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國家水安全保障體系。

“目前,水利部已將《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部署的重點任務全面進行了分解細化,逐項落實到具體的工程項目,逐項落實到年度推進計劃,並建立健全了工程項目協調推進機制,我們將為之積極努力,狠抓落實,依法依規、科學有序推進工程項目的實施,確保如期完成國家水網建設的目標任務。”李國英說。

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

去年糧食總產量再創新高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去年,雖然我國一些地方遭遇了嚴重自然災害,但我們實現了‘以秋補夏’‘以豐補歉’,糧食總產量達到1.39萬億斤,比上年增產177.6億斤,再創曆史新高。人均糧食佔有量達493公斤,比上年增加7公斤,繼續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的糧食安全線。”唐仁健說。

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今年將如何繼續抓好糧食生產?唐仁健介紹,一是穩面積,把糧食的播種面積穩定在17.7億畝以上。二是提單產,通過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整合組裝,重點推廣密植、水肥一體化等技術措施,大面積提升單產。三是優服務,重點培育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增強集體經濟組織的服務功能,改革激活農技推廣體系,構建起公益和半公益、經營性組織相互協同的服務體系。四是強政策,今年繼續提高小麥和早稻最低收購價,全國三大主糧的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行全覆蓋,大幅度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補助水平,取消對產糧大縣的資金配套要求。此外要抓好防災減災。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的第四年,過去3年,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成效如何?

“實行過渡期以來,我們保持過去的力度和勁頭,標準不降,措施不松,力度不減,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唐仁健介紹,去年脫貧地區832個縣的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16396元,收入增速高於全國農民平均增速。脫貧勞動力每年務工就業規模保持在3000萬人以上。每個縣已經培育形成了23個特色主導產業,90%以上的脫貧戶參與其中,分享收益。

“經過3年的努力,我們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早發現、早幫扶,動態消除風險’的有效機制和辦法。下一步要更多聚焦‘銜接’,學習運用好‘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唐仁健說。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張玉卓

強化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

中央企業如何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張玉卓用三個字概括了中央企業今年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高”,即高水平的協同;“質”,即質的有效提升;“量”,即量的合理增長。

“今年前兩個月,一些重點行業表現好,中央企業的社會售電量增長13%,汽車銷售量增長15%,航空、物流運輸同比增長了59%。”張玉卓表示,“這說明經濟持續向好的態勢在鞏固,我們對做好今年國資國企的工作充滿信心。”

如何推動中央企業強化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張玉卓說,要做到技術有來源。中央企業要更加強化自主創新,加大投入。同時,要堅持開放創新,融入全球創新網路,並和國內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頭部民營企業和創新型民營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要推進產業升級。一方面,進行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效率;另一方面,要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擺在突出位置。“到2025年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的佔比要達到35%,在類腦智能、量子資訊、可控核聚變等方面要提前布局。”張玉卓說。

要做到創新生態。張玉卓表示:“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優秀企業家精神,鼓勵我們的科技工作者敢於走最難走的路、敢於攀登最高的山峰、敢於攻克最堅固的堡壘,以實實在在的作為,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分享到:
【列印】 【關閉】

法律聲明 | 聯繫我們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國家外匯管理局大連市分局主辦 著作權所有 授權轉載 最佳解析度:1280*768

網站標識碼bm74330001 京ICP備06017241號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