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簡體中文繁體中文用戶登錄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 索  引  號:
    45574632-7-2022-0221
  • 分       類:
  • 來       源: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
  • 發布日期:
    2022-09-06
  • 名       稱:
    邢毓靜:從資金池演化視角探索本外幣一體化管理
  • 文       號:
邢毓靜:從資金池演化視角探索本外幣一體化管理

資金池,也稱現金總庫,是企業集團集中和管理資金的常用工具。隨著中資企業國際化進程不斷向縱深發展,全球資金管理的難度不斷加大,急需更加高效、便利、低成本的本外幣跨境資金運營模式。2021年3月,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政策在深圳落地。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簡稱“深圳中支”)按照政策統一部署,不斷探索跨境資金池政策的迭代創新,助力市場主體實現“兩增兩減一打通”(增加業務規模、增加財務收入、減少人工、減少稅費、打通意願購匯路徑),顯著提升跨國公司資金運營效能,成效顯著。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已成為促進人民幣跨境雙向流動的重要載體。

跨境資金池政策的曆史沿革

改革開放以來,中資企業“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為便於境外資金管理,它們在境外搭建了資金池。伴隨著境外經營規模日益擴大,“集團國際化步伐邁得越快,資金集中度越低”的矛盾日益突出。為解決上述難題,我國跨境資金池管理政策不斷演化,總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由點及面,局部開展外幣資金集中運營

先是個別企業開展探索。20世紀90年代,經外匯管理局批准,中石化集團等跨國公司開始開展境外資金歸集試點。其後,個別區域實施改革。2005年,上海浦東新區推出“浦東九條”,允許跨國公司在現行委託貸款框架下對境內成員企業資金進行集中管理,同時可開立離岸賬戶集中管理境外成員企業資金。再後來,境內外幣資金池初步構建。2009年,外匯管理局發布《境內企業內部成員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規定》,明確了境內外幣資金池的基本管理原則、業務結構、數據統計和審核程序等內容,助力境內企業降低財務成本,增強競爭優勢。杜邦集團是深圳最早一批開展境內外幣資金池業務的跨國公司,2011年開展業務以來,年度平均資金調撥量約14億美元。


第二階段:逐步拓展,本、外幣資金池政策分別推進

一是跨境外幣資金池試點全面鋪開。2012年12月,外匯管理局正式啟動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2013年5月,深圳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落地,華為集團、中興通訊、中集集團等跨國公司獲得試點資格。二是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政策正式出台。2013年12月,上海自貿區率先開展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試點。2014年6月,試點推廣至全國,深圳轄內企業積極響應,創維集團、中廣核集團等多家跨國公司參與試點。

雖然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和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試點在成員企業要求、業務門檻、備案手續、賬戶架構、規模控制等方面有一些不同,但總體思路都是將境內資金池與境外資金池有限聯通,實現經常項下與資本項下資金的集中收付,政策設計理念與監管框架大體趨同,為實現跨境資金本外幣一體化管理奠定了一定基礎。


第三階段:持續優化,本外幣一體化管理取得積極進展

一方面,跨境人民幣資金池進一步完善。2015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跨國企業集團開展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業務有關事宜的通知》出台,進一步放寬准入門檻及資金淨流入上限。另一方面,外幣資金池初步實現本外幣合一管理。2015年8月,外匯管理局下發《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通知》並於2019年3月進行修訂,進一步簡化登記管理,優化賬戶結構,允許跨境本外幣資金同時入池,初步探索本外幣合一管理,成為跨國公司跨境資金池管理政策演化曆程中的重要裡程碑。至此,跨境資金池政策形成了本外幣多種模式並行的管理格局。其後,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建設進入快速發展軌道:2021年3月,北京、深圳獲批首批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業務;2022年7月,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擴展至上海、廣東、陝西、北京、浙江、深圳、青島、寧波等地,擴大了政策覆蓋面,並允許跨國公司在境內辦理境外成員企業本外幣集中收付業務,進一步便利跨國公司以人民幣開展跨境收支業務,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政策的深圳實踐

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支援“走出去”企業全球化經營,充分發揮深圳作為“雙迴圈”重要交匯點作用,深圳中支廣泛調研企業需求,深入參與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政策頂層方案設計。2020年10月,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納入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首批授權事項;2021年3月,深圳獲批首批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業務。截至2022年6月末,試點業務規模達318.6億美元。


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助力暢通國內國際“雙迴圈”

金融市場改革創新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深圳充分發揮先行示範作用,以“服務實體經濟企業、突出受益導向”為原則,重點聚焦轄內信用等級較高的優質、大型實體製造業跨國公司,行業涵蓋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通訊設備等,對實體經濟精準釋放政策紅利。助力企業有效降低資金調配成本,實現集團內資金調撥無需通過委託貸款框架,顯著提升企業境內資金運用效能,暢通國內“大迴圈”。從實施效果來看,試點已累計為深圳試點企業增加財務收入、節約稅務成本約4000萬元人民幣。推進池內異地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政策。主辦企業代異地成員企業完成備案後,異地企業業務可“統一歸口”在深圳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銀行辦理,且統一享受優化單證審核等便利化服務,進一步提高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有效提升試點企業獲得感。此外,支援主辦企業代境外成員集中收付。2022年7月,第二批試點在首批試點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允許主辦企業依據真實貿易背景,直接與境外成員企業的交易對手方開展資金收付業務,切實回應了跨國公司提升跨境資金集約化管理的更高要求,為暢通國內國際“雙迴圈”探索新途徑。


整合本外幣政策,助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本外幣一體化管理是金融市場雙向開放、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應有之義。試點吸收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外幣資金池業務中富有成效的做法,制定統一規則,並實現有機融合。一是池內資金劃轉、結算、融資等多個業務條線幣種均可以自由選擇,給予企業更大自由空間。二是依託深圳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試點,實現多幣種賬戶合一,有效減少企業開戶數量,節約管理成本。三是通過調整匯率風險折算因子,鼓勵試點企業更多使用人民幣開展跨境雙向融資,著力提升人民幣融資貨幣功能,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為切實滿足企業對於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的多元化需求,使試點政策更加精準直達,深圳中支通過“面對面”座談的形式,對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政策指導,宣講“本幣優先”理念,推動資金池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大幅提升,企業財務成本和管理成本有效降低。以深圳某試點企業為例,該企業在全球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在深圳中支的引導和推動下,目前已實現95%以上跨境交易使用人民幣結算,年度結算量約400億元人民幣。


深化“放管服”改革,漸序推進資本項目改革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深圳中支基於試點政策,深化落實跨境投融資改革創新,推動實現安全、高效、低成本的要素流通迴圈。一是落地意願購匯業務。在資本項目結匯已全面實現便利化管理的基礎上,試點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需求,在一定額度內自主選擇購匯時機,為企業加強匯率管理、提升匯率風險能力提供重要政策工具。2021年6月,深圳試點企業開展了首筆意願購匯業務,金額為5億港元,為企業節約成本達308.4萬元人民幣。二是擴大企業跨境雙向融資空間。根據試點政策,深圳中支為試點企業適度調增雙向跨境融資額度,進一步滿足企業跨境本外幣資金的餘缺調劑和歸集需求,賦予企業在跨境資金管理層面更多、更大的自主權,實現了限額內的跨境雙向融資可兌換。截至目前,深圳試點企業已累計開展跨境雙向融資140億美元。三是持續優化賬戶架構,取消委託貸款框架,大幅簡化業務流程和手續,企業資金匯劃路徑有效縮短三分之一,提交材料由“一大摞”簡化為幾張紙,資金使用效率明顯提高,銀行審核業務時間也大大縮短,跨境資金調撥速度從以往的按天計算縮短至以分鐘計,最快僅需5分鐘即可到賬。

跨境資金本外幣一體化管理改革的展望


探索建立“普惠型”本外幣資金池管理政策

按照“相容並包、高低互補、因勢利導”的基本原則,將更多便利化政策納入資金池政策管理框架,進一步改變本外幣多種模式並行的跨境資金池業務管理格局。具體來說,可調低入池企業營收規模、國際收支規模等准入門檻,建立低門檻、高水平的“普惠型”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更大程度擴大便利化政策覆蓋面,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激活深層次發展動力。


打通跨國公司全球財資中心回歸境內路徑

當前國際形勢日趨複雜,一些跨國公司將境外財資中心遷回境內的需求愈加強烈。在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政策基礎上,統籌發展與安全,推動跨境資金管理、稅收政策、金融基礎設施等規則制度與國際更加接軌,打通跨國公司全球財資中心回歸境內路徑,穩步提升資本項目可兌換水平,更好服務國家戰略。

在“雙迴圈”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必然要求更高水平的金融開放創新。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的落地實施和順利運行標誌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跨境投融資改革創新邁出了關鍵一步。未來,深圳中支將繼續按照“穩中求進”總思路,以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為根本,堅持服務金融雙向開放,對標國際通行標準,兼顧我國實踐,繼續探索推進跨國公司全球資金管理改革創新,為推動深圳高質量發展和“雙區”建設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來源:中國金融

分享到:
【列印】 【關閉】

法律聲明 | 聯繫我們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主辦 著作權所有 授權轉載 最佳解析度:1280*768

網站標識碼bm74320001 京ICP備06017241號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