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中国外汇】汇率风险中性为外贸企业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外汇》2022年第14期 

《中国外汇》记者:荣蓉 韩英彤 白琳


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双向波动已成常态,有效管理外汇风险已成各类市场主体稳健经营的内在要求。监管部门与市场主体并肩同行,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在全社会筑起树牢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我国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将再上新台阶。


2022年行至下半程,新鲜出炉的各项数据陆续展现我国经济的韧性。外贸规模稳中有升,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9.4%;实际利用外资前5个月延续两位数增长;跨境资金流动呈现总体均衡,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区间双向波动。

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背后,是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外汇市场韧性增强的背后,是市场主体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2022年前5个月,企业使用远期、期权办理外汇套保合计6564亿美元,同比增长42%,外汇套保率较2021年全年上升5.2个百分点至27%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一系列金融外汇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助力市场主体纾困、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为外贸保稳提质、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策有力助企纾困 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二季度以来,国内外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主要发达经济体加息叠加地缘冲突引发国际汇市波动加剧。人民币汇率呈现先贬后升的双向波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交易价日均波动幅度创历史新高,弹性显著增强。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上升,外贸企业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和压力也相应加大。

“进口成本高了,这几个月进口量比往年减少了20%-40%。”一家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的广东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企业外汇风险敞口暴露较大,汇率波动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汇兑损失。

一家出口俄罗斯的生物科技公司,因俄罗斯部分银行受到制裁而支付系统受限,加上近几个月卢布汇率的大幅波动,迟迟收不到俄罗斯客户的付款,面临无法收回大额货款的风险。

记者针对广东、山东两地的调研显示,当前企业主要的“急难愁盼”诉求包括: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稳定原材料、海运费等的价格预期;扶助受地缘冲突影响的企业,减弱地缘冲突的影响;金融机构加大外汇避险、风险咨询等配套金融服务,等等。

稳住亿万市场主体,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就是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才能在“稳”的基础上求“进”。提升实体经济防范汇率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是进一步夯实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做好“六稳”“六保”特别是稳外贸、稳市场主体的重要举措。

41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出台23条举措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等方面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通知》明确,将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推广至全国,开展更高水平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和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允许具有贸易出口背景的国内外汇贷款结汇使用;提高企业跨境人民币使用效率,完善企业汇率避险管理服务;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免收中小微企业外汇衍生品交易相关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手续费;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

5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国办发〔202218号),提出加快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各地方面向外贸企业,提供更多汇率避险方面的培训、咨询等公共服务。

520日,外汇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有关措施的通知》(汇发〔202215号,以下简称“15号文”),丰富外汇市场产品,扩大合作办理外汇衍生品业务范围,支持外汇交易中心完善银企服务平台,完善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银行管理自身汇率风险。

526日,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外经贸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的通知》(商财函〔 2022146号,以下简称“146号文”),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分支机构要及时摸排汇率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认真研究解决企业开展汇率避险和人民币跨境结算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结合各地实际细化出台针对性措施,增加有效政策供给,为银行展业、企业享惠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531日,外汇局发布《关于支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的通知》(汇发〔202216号),决定进一步扩大试点,便利更多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助力企业加快创新发展。

政策落地更细更实 惠及中小微市场主体

监管部门推出的一揽子新政促进了外汇市场的发展与开放,有效增强了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和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15号文为外汇市场扩容增质、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提供了政策指引和行为规范。尤其是新增美式期权、亚式期权丰富了外汇市场衍生产品,适用于更为灵活的企业汇率避险场景。

“银行提供的基于美式期权的外汇套保新产品,正好符合我们的需求。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环境下,我们需要精细管理现金流收付时间,新的期权产品让我们更好地专注于生产经营。”一家“尝鲜”的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受疫情影响,这家从事临床检验试剂盒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回款时间难以确定,通过办理美式期权业务,顺利解决了规避汇率风险的困扰,使用资金的灵活性大大增强。

记者对多家银行的调研显示,15号文发布后各商业银行有序推进新增期权品种的相关流程和业务落地。15号文发布一个多月以来,已有多家银行为企业客户办理了美式期权、亚式期权交易。现阶段,银行间市场美式及亚式期权也已上线并迅速开展交易。2022613日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新增普通美式期权及其组合交易、亚式期权,银行间外币对市场新增普通美式期权及其组合交易、亚式期权、欧式障碍期权和欧式数字期权。

15号文还扩大了合作办理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业务范围,促进小微企业以中小银行为媒介办理套保业务,通过合作模式将外汇市场服务切实下沉到中小微企业。”某国有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如此评价。

中小微外贸企业一直是各项政策关注的重点。中小微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通常更为薄弱。71日外汇局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小组发布《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旨在向企业提供系统性且到手可用的汇率避险参考指南。《指引》中提及对主要银行的调研显示,结售汇业务客户中使用外汇衍生品的企业数量占比普遍低于10%,部分银行甚至低至3%,呈现企业规模越小、外汇套保越少的特征。

2022年7月【中国外汇】汇率风险中性为外贸企业保驾护航.png

在银行服务企业外汇套保业务中,授信和保证金是通行的风控做法,但成为了中小微企业获得外汇套保服务的障碍。“在实务中,小微企业或部分轻资产、高流量的外贸型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授信,缴存保证金占用资金、成本较高,从而制约企业开展汇率避险。”《指引》提到。

“中小微企业办理外汇套保时,保证金是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不影响企业正常资金活动,减少汇率风险管理额外资金占用,也是银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一家银行国际业务人员如是说。

针对中小微外经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的薄弱环节,146号文提出,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精准服务中小微外经贸企业。鼓励银行积极拓展“首办户”,扩大汇率避险、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覆盖面。鼓励银行、担保机构让利实体经济,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避险成本,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通过专项授信、数据增信、公共保证金等方式,减少企业授信占用和资金占压。

外汇局各分局因地制宜,落实落细相关政策举措,积极支持实体经济汇率风险管理,以中小微企业为重点,支持企业学会用好汇率避险工具、提升应对汇率风险能力。银行等金融机构响应政策号召,通过各项措施向中小微市场主体减费让利,提供低成本的汇率避险服务。多家银行积极探索通过降低交易点差、降低保证金比例、给予信用等级达到银行要求的企业一定限额的外汇衍生品专项授信额度等方式,降低企业套保成本,加大对企业外汇套保的覆盖面。

广东一家新材料企业就是一家外汇套保的“首办户”。负责人对记者坦言,“公司以内销为主,对汇率市场不熟悉,去年1015日出口了5万美元货物,未进行外汇套保,1115日就造成了汇兑损失约3000元人民币。很想把汇率风险管理起来,但办套保业务需提供抵押物或缴纳保证金,无疑又增加了成本。”当地商业银行创新推出运用自主知识产权质押办理远期结售汇的“一权三免(免保证金、免有形资产质押、免担保)”业务模式,最终帮助这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解决了难题。

广东台山某塑料制品企业是“额度核定”创新业务模式的受益者。经当地分局指导后,这家企业通过建设银行广东分行专项授信额度核定后,可以直接在额度内免保证金办理外汇套保业务。“我们不再有占用经营资金的顾虑,也开始接受远期结售汇产品了。我们已经首次叙做了远期结汇20万美元。”企业负责人说。

各地外汇局还积极联合地方政府部门推出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政策,以破解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可用作担保品的资产稀缺带来的套保难问题;出台财政支持政策,直接给予开展套保符合要求的企业一定财政奖励,提高中小微企业办理外汇套保的积极性;推出公共保证资金池政策,借助地方财政力量为中小微企业套保增信。

山东烟台的一家重工企业通过“汇率保”产品,实现了“零成本”管理汇率风险。在这种创新产品模式下,地方政府、外汇局、合作银行、担保公司“四方”联动,实施“五免”政策,即合作银行免收保证金、免抵质押、免占用企业银行授信额度、免担保费、免反担保。“我们在新产品推出的当天,就办理了远期结汇250万美元,节约保证金或授信额度约50万元。”企业财务人员说。

山东博兴县一家外贸企业因当地的汇率避险支持政策有所获益。该政策对远期结售汇业务“首办户、中小微存量户”以及首办户期权费进行财政奖励。通过支持政策,这家外贸企业在开展首笔远期结售汇业务后,获得了一定财政支持。

树牢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在路上

623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汇市场呈现了更加成熟的发展特征。其中,外汇市场参与者更加理性。市场主体逐步适应了汇率双向波动,总体保持了理性交易模式。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在增强,管理汇率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人民银行、外汇局大力宣导风险中性理念,引导企业专注发展主业,不把精力过多地用于对汇率走势的判断或投机上,市场主体应对汇率的双向波动也更为从容。

“近几个月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加大确实为保值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也证明了汇率市场的不可预测性与多变性。”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孙亚杰部长告诉记者。首钢着力规避汇率波动对集团涉外业务造成的不确定影响,明确树立了“保值”而非“增值”为核心的汇率风险管理目标,努力推动将套期保值纳入日常财务决策中,在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同时放弃超额收益;通过采用滚动策略对集团外债持续开展套保工作实现缩小风险敞口、拉低成本、平抑波动性的同时,保留了一定的灵活性。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风险中性理念传导仍有空间。《指引》提到,国有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仍存在自身认识不足、担心功过二元化、业务线条长、内部审批严格、专业化集中管理执行不到位等困难。

记者对部分银行和企业的调研也显示,过去一些中资企业从事高风险金融衍生交易导致巨亏的阴霾至今仍未散去,导致部分国有企业谈起衍生品色变,错误地将外汇衍生品套期保值与金融衍生品投机交易混为一谈。“习惯性地比较套保价格与到期市场价格,甚至以此作为财务管理的业绩考核依据”“无法站在期现结合的角度去理解外汇风险敞口,反而将利用衍生品缩小风险敞口的套期保值视为风险,把套保业务视为高风险业务”种种认识误区在企业仍不鲜见。

“企业办理的远期和期权结汇出现盯市浮亏时,还是有不少企业难以接受,甚至选择反向平仓,加大了银行履约保障和后续业务开展的难度。”银行业务人员告诉记者。

理性看待汇率波动、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科学管理汇率风险,是涉外企业稳健经营的重要前提。银行和企业的前沿业务人员对于汇率风险中性已是耳熟能详。如何让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深入企业内部,进一步破解理念上的传统误区,仍需要各层面持续加强宣导。企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观察人民币汇率,既要看到短期双向波动的‘形’,更要看长期基本稳定的‘势’”,王春英在近期专访中表示,“当前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各种影响因素交织,使得汇率的短期波动更加难以预测,各市场主体不要赌汇率短期升贬值方向和幅度,更不要试图投机套利。实践表明,做优做强主业,优化外汇资产负债结构,科学利用金融工具管理汇率风险,是稳妥应对汇率双向波动的根本。”

市场波动加大时期正是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的“试金石”和“演练场”。银行在市场波幅加大期间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在汇率双向波动中进一步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商业银行应跳出原有销售避险产品的思维,深入客户经营场景,以客户为导向,在解决客户痛点的过程中,培育客户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招商银行资金运营中心副总经理余舒表示。

多家企业和银行表示,今后会将《指引》作为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和汇率风险管理实操的“教科书”和“正身镜”。“参照《指引》,企业要进一步提高风险识别与分析能力,加强对现金流、合同权利义务以及利润表变动的研判。不断完善套保策略,注重‘固定’与‘动态’套保模式之间的转换,选择符合业务实际的套保工具以及授权管理等。完善监督考核体系,巩固细化定期报告制度,实施不同层级的交叉监督并坚决否定以‘亏’还是‘赚’来评估套保的评价标准。”孙亚杰表示。“今后围绕《指引》,进一步完善银行衍生产品销售资格考试、优化对客风险中性宣传,不断提升外汇业务人员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牢固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某银行业务部门将此作为未来的发展规划。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随着我国外汇市场改革持续深化、市场双向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开展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尽管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但在国内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国际收支结构稳健、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外汇市场成熟理性的综合支撑下,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有望保持平稳。监管部门与市场主体并肩同行,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在全社会筑起树牢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我国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将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