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请来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2014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下面先请管司长作介绍。
2014-07-23 09:37:09
· 管涛: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非常高兴又同记者朋友们见面了。今天我将代表国家外汇管理局通报2014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并接受大家的提问。
2014-07-23 09:52:17
· 管涛:
201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复苏的不平衡性依然明显,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稳中有升。外汇局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总体看,上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在振荡中趋向基本平衡。
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2014年上半年,银行累计结汇5.92万亿元人民币(折合9645亿美元),售汇4.77万亿元人民币(折合7763亿美元),结售汇顺差1.1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883亿美元)。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2014年上半年,累计涉外收入10.03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63万亿美元),对外付款9.50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55万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5289亿元人民币(折合862亿美元)。
2014-07-23 09:52:51
· 管涛:
当前我国外汇收支状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跨境资金总体呈现净流入态势。上半年,剔除汇率因素影响(下同),银行结汇同比增长6%,售汇增长0.4%,结售汇顺差增长36%;银行代客涉外收入同比增长15%,对外付款增长20%,涉外收付款顺差下降31%。
第二,近期外汇供求失衡状况明显改善。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 一季度,银行结售汇顺差1592亿美元,同比增长57%;二季度,结售汇顺差290亿美元,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82%。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一季度,涉外收付款顺差455亿美元,同比下降57%;二季度,涉外收付款顺差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环比下降10%。
2014-07-23 09:53:48
· 管涛:
第三,市场主体结汇动机减弱、购汇意愿增强。衡量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的银行代客结汇占涉外外汇收入的比重(即结汇率)总体下降,由一季度的77%降至二季度的68%;衡量购汇动机的银行代客售汇占涉外外汇支付的比重(即售汇率)呈上升态势,由一季度61%升至二季度69%。
第四,远期结售汇由顺差转逆差,未到期远期净结汇余额由升转降。前2个月,远期结售汇签约月均顺差240亿美元;3至5月份,远期结售汇签约月均顺差降至17亿美元,6月份转为逆差27亿美元。剔除远期结售汇履约后,1至2月份,未到期远期净结汇余额累计增加152亿美元,3至6月份连续4个月回调,累计下调361亿美元,这推动了同期银行增持外汇头寸。6月末,未到期远期净结汇余额318亿美元,降至2013年9月以来的较低水平。二季度,银行结售汇顺差与未到期远期净结汇余额变动合计为顺差25亿美元,远低于上季度顺差1649亿美元的规模,说明当前银行即远期零售市场的外汇供求状况趋向自主性平衡。
2014-07-23 09:55:06
· 管涛:
以上就是我要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外汇收支主要统计数据。相关数据也正在外汇局官方网站同步发布,敬请关注。
下面,我愿意就我国外汇收支状况有关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
2014-07-23 09:57:47
· 胡凯红:
谢谢管司长,下面请提问。
2014-07-23 09:58:09
· 中央电视台记者:
请问管司长,二季度海关数据显示进出口顺差比一季度有所上升,但是银行结售汇的顺差却大幅下降,是否意味着我国跨境资金出现了明显的资金外流现象?你怎么看待未来跨境资金流动的形势?另外,我国现在外汇储备已经接近4万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是如何进行投资管理的?
2014-07-23 10:00:20
· 管涛:
谢谢你的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第一,今年上半年,我国外汇收支形势确实出现了较大的起伏变化。一季度,海关统计的进出口顺差是169亿美元,商务部统计的不含金融机构的跨境直接投资净流入,也就是实际利用外资减去对外直接投资的差额,跨境直接投资的净流入是117亿美元,这两个跟实体经济有关的贸易和投资活动的顺差合计286亿美元。而同期银行结售汇顺差是1592亿美元,远超过286亿美元,显示今年年初我国面临较大的跨境资金净流入的压力。二季度,进出口顺差是860亿美元,直接投资净流入83亿美元,这两项合计943亿美元,比一季度增长了230%,跟实体经济活动有关的贸易和投资顺差在二季度出现了比较大的回升。但同期,银行结售汇顺差是290亿美元,环比下降了82%,而且这290亿美元远小于943亿美元,这显示二季度中国跨境资金流动呈现偏流出的压力。
2014-07-23 10:00:57
· 管涛:
第二,二季度出现这种变化是可以解释的,主要是反映了在国内外存在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下,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增强,境内的企业等机构外汇收支行为发生了一些调整。一是表现为企业的结汇意愿减弱,持汇意愿增强。二季度,境内的外汇存款增加了863亿美元,比一季度外汇存款多增104%。二是表现为企业购汇意愿增强,借用外汇贷款的动机减弱。二季度境内银行的外汇贷款余额下降了23亿美元,而一季度增长了626亿美元,这一正一负有了很大的变化。三是随着二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而且波动率明显增强,境内企业远期结汇签约减少,购汇增加。3-6月份月均远期结汇比1-2月份下降了49%,而远期购汇增长了14%,这一减一增,导致银行对客户的远期结售汇顺差大幅下降,6月份转为逆差。同时,由于前期大量远期结售汇到期履约,银行未到期的远期结售汇余额发生变化,使得银行增持头寸。刚才也给大家通报了数据,未到期的远期净结汇余额在3至6月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基本上抵消了之前6个月由于远期结售汇顺差增加造成的未到期远期净结汇余额上升的规模,这也造成了同期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2014-07-23 10:03:15
· 管涛:
二季度,银行即期结售汇顺差290亿美元,如果考虑到远期市场上银行由于远期净结汇余额下降、增持头寸的影响后,二季度基本上各月外汇供求都趋向基本平衡,即期加远期以后,4月份只有顺差38亿美元,5月份逆差35亿美元,6月份顺差22亿美元,顺差和逆差规模很小。二季度,把远期的因素考虑后,实际上只有顺差25亿美元,前面也给大家通报了,也就是说二季度外汇供求关系实现了基本平衡。
第三,这种变化是一种积极的变化。为什么这样讲呢?有以下几点理由:一是目前人民币汇率是双向波动,而不是趋势性调整。人民币汇率的这种波动并没有造成市场上一致的、很强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实际上,5、6月份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状况好转,人民币汇率不论是交易价格还是中间价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特别是我们观察到,境内外市场都有人民币交易,所以有两种价格,这两个价格的差价也能反映目前汇率的市场接受程度。一季度,境内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价和境外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价日均差价是169个基点,二季度这个差价收敛为37个基点,呈现大幅收敛,甚至跟2012年外汇供求基本平衡时期日均61个基点的价差都要低,意味着这个价格为市场广泛认可和接受,反映了市场出清的状况。
2014-07-23 10:14:30
· 管涛:
二是虽然二季度银行结售汇顺差出现了环比下降,但是各月结售汇仍然是顺差。而且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进出口顺差和直接投资的净流入这两项合计是1228亿美元,而银行结售汇顺差累计是1883亿美元。所以,结售汇顺差是大于贸易和投资净流入的,显示上半年总体上还是偏流入压力的。我们比较形象地讲,这叫钟摆效应,年初钟摆摆向右边,流入比较多。二季度的时候出现了流出压力,但仍然在右侧,没有进入总体偏流出的状态。
三是目前出现的这种变化也是预期中的正常调整。我们也知道,为什么年初会有较强的流入压力,很大程度因为境外主要货币利率比较低、人民币利率比较高,同时人民币汇率又长期单边升值,市场波动率比较低。这种情况下,套利交易比较活跃,导致了资本的大量流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公布的一季度国际收支数据显示,一季度经常项目的顺差只有70亿美元,而资本项目顺差是940亿美元,就是说一季度外汇储备增加了1000多亿美元,90%以上来自于资本项下的流入。但是二季度人民币双向波动以后,境内的企业等机构外汇收支行为做出了适应性调整,减少了结汇,增加了购汇,无论是即期还是远期,都导致了供求关系的变化,外汇供求趋向了平衡,这种平衡意味着我们总体的国际收支状况改善。据我们初步预测,二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经常项目顺差可能还会有所扩大,但是资本项下的净流入会大幅下降,甚至有可能出现逆差。这没有改变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状况,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变化,而不是一个市场意外的冲击,也是我们预期的调控目标。
2014-07-23 10:22:42
· 管涛:
第四,对于下一阶段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状况的看法。我们认为,下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还会继续保持振荡走势。一方面,国内经济企稳,有利于提振整个市场的信心。还有一方面,外贸进出口形势也开始回暖。再一个,境内外利差情况还继续存在,这三个因素可能都会导致资金有流入的压力。但另外一方面,要看到中国经济现在进入了三期叠加的状态,所以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还在调整过程中,也有很多不稳定性。总体上,人民币汇率现在已经趋向了均衡合理水平,这种状态下,跨境资金流动出现有进有出的双向波动会成为一种新常态。所以我们提醒境内的市场主体,要注意适应这种新常态,调整自己的财务管理策略,要从过去的那种单边思维转为双向思维,管理好资金还有汇率双向波动的风险。
关于刚才提到的外汇储备经营的题。前不久在一个网络访谈中也谈到了,我们外汇储备经营按照安全、流动、盈利的三性原则开展经营管理,有效地实现了外汇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我们在投资所在地的储备经营收益是超过了当地通货膨胀水平的,实现了保值增值。
2014-07-23 10:31:14
· 人民日报记者:
李克强总理近日在国外表示,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是国家一个沉重负担,请问管司长对这句话怎么理解?对这个负担应该怎么处置?谢谢。
2014-07-23 10:34:17
· 管涛:
这个问题我想应该这么看,外汇储备积累,一方面是有好处的,它增强了中国的国力,提高了我们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提高了国际清偿能力,同时也带来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所以,这是有好处的。但是,任何事情有利必然有弊,它也有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由于外汇储备增长比较多,带来的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比较多,有可能带来通胀的压力,还有资产价格上涨的压力。还有,外汇储备多也会导致经营管理难度加大,资产规模太大可能在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里,在经营管理中面临比较大的挑战。然后,外汇储备多可能也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很多关注,触发一些贸易或者投资的摩擦。外汇储备的增长有利有弊,利弊之间是要权衡的。可能刚开始外汇短缺的时候增加外汇储备带来的好处是主要的,成本是次要的,但是随着外汇储备增长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带来的一些负面的作用就大一些,所以我们要积极应对这方面的事情。
关于如何应对外汇储备增长带来的挑战,还是按照两条思路,一条是控制流量,要继续致力于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要让贸易收支更加平衡,在鼓励利用外资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对外投资,同时还要发展外汇市场,完善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对外汇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国际收支趋向平衡以后,外汇储备增减就会逐渐收敛,带来的不利影响就会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条思路就是要盘活存量,把我们既有的外汇储备资产创新运用渠道和方式,提高外汇储备资源的使用效率。我们这些年都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2014-07-23 10:34:56
· 经济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近期外汇局提出了发展外汇期权,丰富汇率避险工具,支持外贸增长。但是实际操作中我们也看到,可能会存在利用外汇期权套利的行为,在汇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应该如何防范银行企业利用外汇的衍生品进行投机,在对于企业避险方面又有什么样的建议?谢谢。
2014-07-23 10:40:34
· 管涛:
对于这个问题,外汇局持两种立场。一种是,对于企业基于实际的贸易投资活动进行的合理套期保值,外汇局一直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外汇市场的目的也是支持企业有效管理汇率风险。另一种是,对于企业进行的投机交易,尤其是通过虚构交易、伪造单证的方式进行投机套利,外汇局不支持甚至严令禁止。
为引导市场主体正确使用汇率避险工具,外汇局始终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有序发展外汇市场。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根据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定价水平、企业的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坚持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衍生,发展市场真正需要的外汇产品。二是引导银行审慎经营。围绕服务实需交易的要求,不断完善外汇衍生产品监管,引导银行根据“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审查”的展业原则,将监管要求前移和内化至银行内部操作流程,变过去“要我做”为“我要做”,进一步调动银行对相关业务进行真实审查和合规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外汇局重点加强对银行的事中事后监管。三是加强企业风险教育。通过持续的市场教育,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汇率风险意识,正确认识汇率避险工具的作用,对汇率敞口进行适度套保,避免背离主业、脱实向虚。
2014-07-23 10:41:31
· 管涛:
至于企业如何审慎运用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这是一个“干中学”、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从国内外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一些经验教训看,对于企业运用外汇衍生产品有几点体会:一是企业应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新常态,改变线性单边的思维定势,从以前只管理单边升值风险转向全面管理双向波动风险,通过套期保值将双向波动的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集中精力做好主业。二是企业要了解自己的交易,不参与不熟悉的交易,在交易之前要对衍生产品进行估值,并确定风险限制水平。三是企业财务部门不应是利润中心,而要把衍生产品交易看作锁定风险的工具而非赚钱的手段。四是企业应进行适度的套期保值,过度套保也是投机,是追逐风险。
2014-07-23 10:55:01
· 中新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有关中国的外债数据的,国际清算银行在最新的一个研究报告里谈到,最近中国外债增长是比较快的,而且短期外债占比也比较大。他们也表达了对中国外债规模的担忧,不知道您对此怎么看?谢谢。
2014-07-23 11:05:32
· 管涛:
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这个报告,我们也关注到了。关于中国的外债问题,是国际清算银行在最新一期年报里提示的。对于国际清算银行提示的这个问题,一方面要重视,另一方面也要冷静分析。我们对中国外债情况的总体判断主要有两点,一是宏观债务总体安全,二是个体债务风险需要重视。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外债风险基本可控,国家债务安全有保障。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今年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是8839亿美元,比2008年底增长了1.3倍。其中短期外债余额是6908亿美元,比2008年底增长了2.1倍。由此可见,短期外债的增长快于外债总体规模的增长,短期外债增长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债增长的主要来源。今年3月末,短期外债占总体外债规模的比重达到78%,比2008年底上升了20个百分点,同时也超过了25%的国际警戒标准,这也是国际清算银行提示中国短期外债风险的主要原因。但衡量一个国家债务安不安全有很多指标,不仅仅是短期外债占比这一个指标,从其他指标来看,我国外债总体是安全的。如短期外债余额与外汇储备余额的比重,3月末是17%,而国际警戒标准是100%。关于债务率、负债率、偿债率这些传统的债务安全指标,中国也都在警戒指标以内。同时,近年来外汇局对短期外债增长高度重视,审慎地控制短期外债指标的发放,对于脱离实际贸易背景的虚假贸易融资也进行了专项治理和打击。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和改进外债统计监测,同时积极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防范相关风险。这是对中国整体外债情况的基本判断,总体是安全的。
2014-07-23 11:06:26
· 管涛:
从微观层面看,宏微观债务安全状况不能简单替代,相关市场主体仍然要高度重视个体债务风险。我们注意到,国际清算银行在发布年报时还提示了另外一个风险,指出在全球低利率和市场低波动率的环境下,要防范过度的金融冒险行为,这是对我们有借鉴意义的。为什么近年来中国的外债增长很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要经济体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主要货币利率水平偏低,人民币利率水平相对较高,人民币汇率也长期单边走势,波动率比较低。这种情况下,境内企业普遍采取了“负债美元化”的财务操作,当存在对外支付需求时,不是买外汇而是借外汇,积累了大量的美元负债。所以这类企业需要高度关注债务风险,应该根据实际的生产经营合理地进行对外债务融资,注意防范跨境资本和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风险,防止将来出现外汇流动性问题,或者出现汇率方面的损失。我国外债宏观风险可控,是指当国家作为最后贷款人时,可以用外汇储备防范系统性的债务风险。但是作为个体来讲,债务的流动性问题、安全性问题都应该是风险自担,不能指望在外债方面还存在刚性兑付的这类隐性担保。所以说,我国外债总体上安全,但相关个体还是要高度关注债务安全问题。谢谢。
2014-07-23 11:17:48
· 东方卫视记者:
近来有媒体报道说中国银行在2011年开展了一项名叫“优汇通”的项目,可以将不限数量的人民币转移到海外,兑换成外币,从而绕过中国的外汇监管。请问管司长,外汇局如何定位这样的涉外金融项目,它是属于合规合法,还是属于灰色地带?对于中国越来越多的资金和投资都将在海外进行,外汇局有没有一些新的举措,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2014-07-23 11:30:48
· 管涛: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加快人民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逐步拓宽资金流出渠道,鼓励“藏汇于民”,鼓励个人对外投资,这是改革的既定方向。关于具体怎么做,什么时候做,需要有个总体部署和安排,还在研究过程中。关于你提到的“优汇通”问题,因为不是外汇局管理的事情,而且跟今天的新闻发布内容没有关系,所以我不作评论。谢谢。
2014-07-23 11:32:31
· 新华社记者:
还是两个关于数据方面的问题。第一,昨天刚刚公布了外汇占款,是否符合管司长所说的今年上半年钟摆式的国际收支情况?第二,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经常项目服务贸易逆差逐年甚至逐季在扩大,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以后,现在我们的经常项目还是实现顺差,以后会不会有逆转?就是整个经常项目成为逆差?外汇局有什么样的政策保持未来的国际收支平衡?谢谢。
2014-07-23 11:37:15
· 管涛:
关于外汇占款问题。从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变动的情况看,确实跟刚才对外汇收支数据的分析是一致的,有较大的起伏变化。但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占款数据口径和结售汇口径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这两个数据不能完全一一匹配进行对应,具体的情况还需要咨询数据发布部门。
2014-07-23 11:39:15
· 管涛:
关于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服务贸易逆差扩大确实存在,中国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服务贸易就是逆差,2013年服务贸易逆差1245亿美元,规模较大。对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服务贸易逆差反映了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情况,服务行业整体上国际竞争能力不足,使得服务贸易呈现逆差。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能力的增强,有很多居民个人到海外观光、旅游、留学,这些都统计在服务贸易项下。但服务贸易逆差对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是有好处的,经常项目主要有四个项目,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项目、经常转移,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就意味着不能追求每个项目都是顺差,必然有的是顺差,有的是逆差。刚才提到,我国2013年服务贸易逆差1245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4%,而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贸易顺差占GDP的3.9%,货物加上服务以后的整个贸易顺差占GDP的2.6%,对于我国经常项目平衡是有很大帮助的。2013年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是2.0%,保持在国际认可的合理标准以内。所以说,服务贸易逆差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4-07-23 11:42:21
· 管涛:
对于未来我国经常项目收支状况,不能仅仅看服务贸易情况,服务贸易只是经常项目的一个子项,所以我们展望未来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时,主要应看经济基本面的因素,一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状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从过去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了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二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大家讨论比较多的,现在中国是不是进入了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减少,这可能对我国经常项目有较大影响。三是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同时,如果劳动生产率也在提高,经常项目可能还会继续保持顺差。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但是劳动生产率跟不上,可能会造成反向影响。而且,经常项目不管是顺差还是逆差,只要在合理的范围以内就属于平衡状态。关于未来经常项目状况,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会趋于基本平衡。但有的人说会出现顺差,有的人说是逆差,大家都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我们愿意听取市场上的意见。
2014-07-23 11:50:10
· 国际商报记者:
刚才发布的数据提到,我国FDI是增速放缓的,请问下半年形势您是怎么分析的?会不会采取相关的举措,使它保持稳定?谢谢。
2014-07-23 11:58:17
· 管涛: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但是关于利用外资的问题建议向其他主管部门咨询,他们会更加权威。谢谢。
2014-07-23 11:59:28
· 胡凯红:
谢谢各位参加今天的发布会。
2014-07-23 12:01:56
(原文载于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