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债务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935.59亿美元,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5577.02亿美元,其中,企业间贸易信贷占48.61%,银行贸易融资占26.50%,二者合计占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的75.11%,主要与我国近年来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
从债务人类型看,登记外债余额中,中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2448.37亿美元,占50.99%;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为1371.58亿美元,占28.57%;外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545.91亿美元,占11.37%;国务院部委借入的主权债务余额、中资企业债务余额以及其他机构债务余额分别占7.81%、1.23%和0.03%。
从债务类型看,登记外债余额中,国际商业贷款余额为4128.80亿美元,占85.99%;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余额为672.81亿美元,占14.01%。
从币种结构看,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76.67%;日元债务和欧元债务分别占7.05%和占8.23%;其他债务合计占8.05%。
从投向看,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登记中长期外债(签约期限)余额中,主要投向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分别占24.97%、13.56%和7.47%。
2012年1-3月,我国新借入中长期外债92.67亿美元,下降34.27%;偿还中长期外债本金59.90亿美元,上升30.25%;支付利息5.59亿美元,上升21.52%。中长期外债项下净流入资金31.78亿美元,同比减少58.62亿美元,下降64.85%。(完)
附: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关于外债期限结构分类。按照期限结构对外债进行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签约期限划分,即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债为中长期外债,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债为短期外债;二是按照剩余期限划分,即在签约期限划分的基础上,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纳入到短期外债中。为便于区分两种分类方法,本新闻稿在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后分别以签约期限和剩余期限注明分类方法。
企业间贸易信贷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对外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务。具体包括供应商(如境外出口商)为商品交易和服务直接提供信贷,以及购买者(如境外进口商)为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中(或准备承担)的工作预先付款。
银行贸易融资是指第三方(如银行)向出口商或进口商提供的与贸易有关的贷款,如外国金融机构或出口信贷机构向买方提供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