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中國外匯】堅持服務實體經濟 加強匯率風險管理

來源:《中國外匯》2022年第14期 

作者:朱長法 


商業銀行在協助企業樹立匯率風險中性意識、為企業提供匯率風險管理服務的過程中,應始終堅持本源理念、問題導向和實踐精神。


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圍繞合理均衡水平雙向波動,匯率彈性持續增強,企業跨境經營活動面臨的匯率風險愈發突出。在新的市場環境下,相關監管部門大力引導市場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要求商業銀行加大力度幫助企業全面認識、科學管理匯率風險;外匯自律機制搭建評估機制和交流平台,持續推動成員機構提升風險中性服務意識和對客服務能力。商業銀行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理念,順應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不斷創新實踐,積極幫助企業強化匯率風險中性意識,全力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的匯率風險管理服務,為企業穩健經營保駕護航,為推動外匯市場發展貢獻力量。

服務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的三個堅持

近年來,在相關監管部門指導下,商業銀行在協助企業樹立匯率風險中性意識、為企業提供匯率風險管理服務的過程中,始終堅持本源理念、問題導向和實踐精神。

一是堅持本源理念,服務實體需求。2022年以來,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外匯局”)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支援外經貿企業提升匯率風險管理能力的通知》(商財函〔2022146號),外匯局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外匯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有關措施的通知》(匯發〔202215號)並發布《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指引》,提出金融機構要從服務實體經濟出發,支援企業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幫助企業管理好匯率風險。商業銀行始終緊密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主線,在推動匯率風險管理業務發展過程中,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理念為先導,固守金融本源不動搖,針對客戶真實風險管理需求,加強市場理性預期引導,以優質的金融市場服務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破解瓶頸難題。近年來,通過調研發現,由於對匯率風險存在錯誤認知(如押注人民幣單邊走勢),以及缺乏對衍生產品的正確認識(如認為衍生產品晦澀難懂),當前一些企業應對匯率風險時存在“不願做”“不會做”兩個問題。針對上述難題,商業銀行在相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堅持問題為導向,分類施策、精準發力。針對企業“不願做”的問題,加強匯率風險中性理念宣導,針對性開展業務營銷宣傳,幫助企業“趨利避害”;針對企業“不會做”的問題,更多從優化產品設計、便利交易渠道、降低套保成本出發,幫助企業結合自身情況,建立並不斷升級適合企業發展的匯率風險管理框架,破解企業在意願和能力方面的瓶頸。

三是堅持實踐精神,實現多方共贏。近年來,我國外匯市場供需、跨境資金流動、匯率波動等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整體外匯市場韌性增強。在此背景下,深入推動市場主體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是進一步拓展外匯市場深度和廣度、提升銀行服務能力、幫助企業有效防範匯率風險的多贏之舉。商業銀行積極落實監管部門靈活展業的要求,始終堅持實踐至上,以企業實際風險管理需求為出發點、以增強匯率風險管理服務的覆蓋度和便捷性為著力點,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並不斷優化,主動探索創新匯率風險管理應用的新方案、新產品、新場景,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匯率風險管理服務,努力實現多方共贏。

服務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的具體實踐

立足長遠、持續開展匯率風險中性理念宣導

近年來,商業銀行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全面動員,由點及面,多層次、多形式、常態化推動匯率風險中性理念宣導工作落實走深。

一是突出宣導重點。企業對於匯率風險中性理念的認知是循序漸進的,從工商銀行工作實踐看,針對企業不同階段的認知需求開展側重點有所差異的精細化輔導,能有效提升宣導效果。在宣導初期,以介紹匯率風險中性理念的基礎知識為主;在企業建立了一定認知後,進一步介紹匯率風險中性理念的良好實踐和風險非中性行為帶來的慘痛教訓;最後,針對企業在實操中的關鍵環節進行重點輔導,例如幫助企業合理選擇與企業風險承受能力一致的衍生品、科學建立外匯風險管理評價考核機制等。

二是豐富宣導形式。為了擴大宣導覆蓋面,提高企業關注度,商業銀行線上可藉助微信、微博等多種渠道,發布圖文、短視頻、互動網頁等多樣化宣導材料,並定期舉辦匯率避險交流會,協助企業了解外匯市場特點,增強風險管理意識;線下充分發揮櫃面網點的陣地作用,通過宣傳手冊、海報、LED廣告屏等充分開展匯率風險中性理念宣導,對於有避險需求的企業主動進行上門輔導,面對面解答企業疑惑。

三是持續監測引導。商業銀行須將匯率風險中性理念宣導工作貫穿於企業風險管理的全周期。對於尚未開展衍生品交易的企業,著力找准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痛點,加大宣導力度;對於已通過匯率衍生品交易開展風險管理的企業,持續關注企業反向平倉、展期、交割等操作,一方面防範企業在交易存續期可能發生的非中性行為,另一方面協助企業對風險管理方案執行效果定期回顧評價,為後續進一步優化企業匯率避險方案提供參考依據。

守正創新、因企施策定製匯率避險方案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範圍更大、領域更寬、層次更深,企業匯率風險敞口類型更加豐富,企業個性化套保需求更加多元。商業銀行始終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為企業提供精細化、專業化、差異化的匯率風險管理服務。

一是科學運用衍生品。目前我國境內外匯市場衍生品包括遠期、外匯掉期、貨幣掉期和期權四大類,其中期權支援歐式、美式和亞式,衍生套保類型較為全面。在堅持實需原則和匯率風險中性原則的前提下,商業銀行應靈活科學運用上述衍生品及其組合,有效幫助企業實現匯率風險管理的需求。例如,對於因合并境外子公司報表產生的匯率風險管理需求,為客戶提供遠期差額交割產品,幫助客戶在無需進行實際本外幣交割的同時鎖定遠端匯率,規避匯率波動風險;又如,對於既有人民幣資金周轉需求又希望降低融資成本的企業,為企業辦理“近結遠購”的外匯掉期交易,實現本外幣流動性和匯率風險管理雙重目標;再如,對於未來收付匯時間高度不確定的企業,推薦辦理美式期權產品,在到期日前任意時點均可根據收付匯情況有效管理匯率風險。

二是創新業務辦理模式。企業在商業銀行辦理外匯衍生品業務時,往往需要佔用授信或繳納保證金作為信用風險緩釋措施。對於廣大中小微外貿企業而言,衍生交易保證金佔用是制約其開展匯率風險管理的關鍵因素之一。從工商銀行工作實踐看,聯動擔保公司創新落地全國首筆第三方擔保項下中小微外貿企業遠期結售匯業務,有效在期初免除交易保證金對企業資金流的佔用,提升企業辦理匯率避險業務的意願。目前該模式已在四川、吉林、安徽、北京等多地推廣。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微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力度,商業銀行還積極聯動符合條件的中小金融機構,通過合作辦理的模式為中小微客戶提供人民幣對外匯衍生品套保服務。

三是加強金融科技賦能。與通過櫃麵線下人工辦理相比,線上自主交易更為靈活便捷,特別是對於交易筆數較多、單筆金額較小的企業或辦公地點較為偏遠的企業而言,能夠大幅節約“腳底成本”。商業銀行通過搭建和持續優化涵蓋企業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和電子交易平台等渠道在內的線上交易體系,堅持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為客戶匯率風險管理提質增效。

夯基固本、持續提升基層對客服務能力

在為企業提供匯率風險管理服務的過程中,商業銀行基層外匯業務銷售人員發揮著客戶“貼身管家”的作用。商業銀行應將提升基層人員展業能力作為工作基石,暢通企業匯率避險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一是建立衍生品銷售資質認證體系。可在制度層面不斷完善衍生品業務銷售人員准入條件,通過考試認證和定期重檢強化基層人員衍生品業務知識儲備,並在業務系統中自動校驗業務人員衍生品資質的有效性,確保對客銷售行為均通過具有資質人員開展。

二是明確各層級人員職責分工。可在充分發揮各層級人員的優勢、明確職責分工的基礎上,採取固定崗位和柔性團隊相互協作的方式,提升客戶匯率風險管理服務效能。例如,網點客戶經理主要負責主動識別客戶匯率風險管理需求,初步開展對客匯率風險中性宣導;二級分行產品經理著力於進一步引導客戶樹立匯率風險中性意識,開展客戶適合度評估並根據客戶匯率風險敞口特點推薦避險產品;針對客戶較為複雜的匯率風險敞口,總行及一級分行聯動基層分行組建柔性團隊,共同完善對客專業匯率避險方案等。

三是注重業務推動和專業培訓。可加大對基層人員辦理外匯衍生品業務的推動力度,通過勞動競賽、榮譽給予、資源傾斜等方式,增強基層人員對企業服務的積極性;建立多層級、廣覆蓋、重效果的外匯衍生品業務培訓機制,如總行定期面向一級行和二級行開展衍生品交易專項培訓,傳達最新外匯市場形勢、產品應用策略及系統投產功能等;一級行及二級行面向基層網點,常態化開展覆蓋外匯衍生品銷售人員及相關客戶經理的產品營銷培訓;同時,積極利用線上與線下雙渠道,以案例分享、經驗交流、小課堂自主學習等多種形式提升培訓實效,幫助銷售人員及時了解市場動態、掌握產品特點,做好對客服務。

對新形勢下做好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的思考

隨著我國外匯領域改革穩步推進,跨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顯著提升,貿易新業態蓬勃發展,市場參與者更加多元,客戶的匯率風險管理需求更加多樣,這對商業銀行的靈活展業能力、客戶分層服務能力、協同發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商業銀行仍需加強思考、探索市場優良實踐。

一是應提升匯率風險管理業務靈活展業能力。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貿易新業態已成為我國外貿增長的新亮點。與傳統貿易模式相比,新業態貿易模式呈現交易筆數多、頻率高、單筆金額小、業務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迫切需要商業銀行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匯率風險管理服務,這對商業銀行在兼顧合規性與便利化的基礎上靈活展業提出較高要求。商業銀行應不斷與時俱進,加強對新市場、新業態、新政策的學習把握,及時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優化業務辦理流程,利用科技賦能加強與新業態貿易模式的場景對接及深度融合,實現業務互通、場景互聯、靈活展業,進一步加強對貿易新業態匯率避險需求的支援力度。

二是應加強面向中小微企業的服務能力。在我國外貿領域,中小微企業數量和從業人數眾多,是穩外貿穩就業的重要力量。但與大企業相比,中小微企業在營業規模、人力資源、管理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差距,應對風險的能力相對不足,更加需要商業銀行傾斜資源予以幫扶。除匯率風險管理業務以外,中小微外貿企業往往還存在本外幣資金借貸、結算等一攬子金融服務需求。商業銀行應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幫助中小微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提供包括匯率避險、貿易信貸、國際結算等在內的綜合化普惠金融服務,積極運用大數據等最新金融科技手段,加強資訊化系統建設,努力在普惠金融服務領域實現進一步突破創新。

三是應做好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工作的協同合作。推動全市場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協同推進。從商業銀行內部看,應進一步打通前中後台全流程全鏈條,建立面向市場和客戶的快速響應機制,做好針對客戶的一體化匯率風險管理服務;從外部看,大中小型銀行應在監管部門指導下,進一步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切實用好合作辦理人民幣外匯衍生品等業務,將匯率風險管理產品的服務觸角延伸至更廣泛的客戶群體,構建外匯市場良性競爭合作生態體系,共同助力企業實現匯率風險中性。


作者系中國工商銀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