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外匯》2022年第2期
作者:郭嘉沂 張夢
美式期權、亞式期權為企業套期保值拓展了應用場景,也為銀行創新匯率風險管理方案提供了便利。
繼歐式期權(European Options)後,銀行間外匯市場將再添美式期權(American Options)、亞式期權(Asian Options)。企業可以由此運用更加豐富的外匯套保工具進行匯率風險管理,銀行則應進一步引導企業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提升對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的服務能力和效率。
美式期權、亞式期權在套期保值中的應用
2021年11月26日發布的《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支援市場主體外匯風險管理有關措施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規定,“銀行對客戶外匯市場新增人民幣對外匯普通美式期權、亞式期權及其組合產品。已具備對客戶期權業務資格的銀行,可自行開展上述新產品。”根據《徵求意見稿》,普通美式期權是指期權買方可以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任何一天或到期日前約定的時段行權的標準期權。亞式期權是指期權結算價或行權價取決於有效期內某一段時間觀察值的平均值,分為平均價格期權和平均執行價格期權。
美式期權與歐式期權的差別在於行權日的選擇。美式期權持有者可以在到期日前自主選擇行權日,歐式期權僅可在到期日行權。美式期權廣泛應用於豆粕、白糖、玉米、棉花、橡膠等商品期權中。亞式期權與歐式期權的結算價或行權價取值不同。亞式期權是奇異期權(Exotic Options)中交易量最為活躍的品種之一。亞式期權取合約期內某段時間的市場平均價格作為結算價(平均價格期權),或直接作為執行價格(平均執行價格期權)(見表1)。
傳統歐式期權的定價可以使用布萊克-斯科爾斯(Black-Scholes)模型。在Black-Scholes模型中,期權價格取決於標的資產現價、無風險利率、剩餘到期時間、行權價格和標的資產波動率。對於看漲期權而言,標的資產現價越高,無風險利率越高,剩餘到期時間越長,行權價格越低,標的資產波動率越大,則期權價格(期權費)越高。
美式期權無法直接通過Black-Scholes模型求解,而是需要藉助二叉樹類比、蒙特卡洛類比(Monte Carlo Method)等方法進行數值計算,或是通過BAW等模型求出近似解。BAW模型的原理是將美式期權價格分解為“歐式期權價格(基於Black-Scholes模型)+提前行權價值”。美式期權賦予了持有者更靈活的行權時間,因此同等條件下,美式期權的期權費用理論上要高於歐式期權。
就美元對人民幣期權而言,美式看跌期權的期權費高於同等要素下的歐式看跌期權(見圖1),但美式看漲期權的期權費用持平於歐式看漲期權。這是因為美元利率較人民幣利率更低,因此提前行權相當於“損失”了一部分利息,理性持有者會選擇“賣出美式看漲期權”(即平倉)而非“提前行權”(該結論的前提是美式看漲期權為具備較高流動性的場內交易產品,或場外交易時經交易對手同意結清合約)。這使得美元對人民幣美式看漲期權提前行權的價值降低,期權費接近於歐式看漲期權。
亞式期權也需要使用二叉樹類比、蒙特卡洛類比等進行數值計算。由於標的資產平均價格的波動小於行權日當日市場價格的波動,因此同等條件下,亞式期權的期權費用低於歐式期權(見圖1)。亞式期權中,平均價格期權以合同約定價格作為行權價,平均執行價格期權以行權日標的資產價格作為結算價,後者的價格波動高於前者。一般而言,平均價格期權費用低於平均執行價格期權。
美式期權、亞式期權在價格選取、行權方式、收益結算等方面更加靈活,為企業套期保值拓展了應用場景,也為銀行創新匯率風險管理方案提供了便利(見表2)。
推動企業樹立風險中性理念
2021年以來,外匯局等監管部門大力推動企業樹立“風險中性”理念,引導企業建立匯率套期保值的財務管理體系,通過強化外匯套保考核、降低手續費用、新增外匯期權品種等方法推動銀行創新外匯風險對沖產品和方案,為企業提供針對性、全面性的服務。2021年10月,外匯局印發《銀行外匯業務合規與審慎經營評估內容》,將“外匯套保比率”納入銀行外匯業務考核指標;外匯交易中心發布《關於支援金融機構服務中小微企業減免銀行間外匯市場相關交易手續費的通知》。
在監管、銀行和企業合力推動下,2021年企業套保比率大幅提高,以“遠期與期權成交量占即期、遠期和期權成交量比重”衡量的匯率套保比率從2020年的不到16%增至2021年的22%(見圖2)。與之前匯率波動幅度較大時追加套保的情形有所不同,此次套保比率的提高發生在人民幣匯率波動率下降時期,這反映出企業的風險中性意識提升,且對匯率的單向預期減弱。
我國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與我國企業不成熟的套保理念之間的矛盾,已成為外匯市場進一步深化發展的掣肘。全球外匯市場波動率普遍下降的背景下,當前企業面對市場和政策的雙重優化,正是培育匯率風險管理經驗的最佳“試煉場”。未來隨著匯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深化,人民幣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境內企業需要提前積累更加成熟的風險中性財務管理方案方可應對。
對銀行業務的建議
對於已具備對客戶期權業務資格的銀行而言,建議從以下方面更好地幫助企業合理運用衍生品工具進行匯率套保。
首先,區分企業匯率套保的類型。從外匯敞口類型劃分,企業匯率套保可以分為資產負債表套保和現金流套保兩大類。資產負債表套保是指規避集團內海外分支機構以外幣計價的資產負債表在並表時產生的匯兌損失。此類企業往往關注發生匯兌損益的會計科目、差額結算金額等。資產負債表貨幣錯配將會對財務報表中淨利潤、所有者權益、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會計科目產生影響,還會影響外幣現金和銀行存款、應收/應付/預收/預付賬款等。對資產負債表進行套保的過程中,往往採取定期調匯(例如每月一次)的策略對動態變化的外匯敞口進行鎖定。現金流套保是指規避未來收取或支出的貿易和投融資現金流因匯率波動而遭受的損失。此類企業往往關注該筆訂單的淨利潤率、企業現金流的充裕度和利潤率的穩健性等。對現金流進行套保時,需要根據現金流的收支時點和市場波動情況制定針對性套保方案,期權和期權組合在現金流套保中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其次,幫助企業鎖定“成本匯率”,以“成本匯率”而非“遠期匯率”為錨制定套保方案,既不過度套保也不完全“裸敞口”。不同交易類型的企業面臨不同的成本匯率。舉例來說,經常項下生產型企業的成本匯率是訂單匯率;經常項下代理型企業的成本匯率則是交割匯率;資本項下外債企業的成本匯率是結匯匯率;國際化企業並表時的成本匯率則是記賬匯率。確定成本匯率後,銀行需幫助企業建立匯率套保是為了“鎖定未來的結算匯率優於成本匯率”(即鎖定成本,穩定利潤)而非“確保結算匯率優於到期時的市場利率”(即利用衍生品賺取收益)的觀念。套保比例方面,既無需過度套保也不可完全“裸敞口”,可以採取匯率套保與隨行就市相結合的方式。
最後,加強修鍊“內功”,配合風險中性理念的宣傳與引導。一方面,加強銀行內部對FICC(固定收益、外匯及大宗商品)團隊的資源傾斜,對FICC專員進行階梯化培育,同時創新和優化匯率套保產品及方案,包括在美式期權和亞式期權開展後研發相關產品及產品組合。另一方面,配合對風險中性的宣傳引導,通過宣講會、入戶拜訪等方式幫助企業搭建匯率風險管理架構,以制度取代主觀決策。舉例來說,銀行可幫助企業調整考核機制,將匯率風險管理視為“成本中心”,取消匯率套保的收益目標,將套保的規範性和紀律性作為考核依據。
作者單位:興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