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繁體中文English 微信
微博
無障礙 用戶登錄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外匯新聞
  • 索  引  號:
    000014453-2022-00531
  • 分       類:
  • 來       源:
    國家外匯管理局
  • 發布日期:
    2022-06-23
  • 名       稱:
    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領域改革與發展情況發布會文字實錄
  • 文       號:
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領域改革與發展情況發布會文字實錄

62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在北京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肖遠企,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超,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領域改革與發展情況,並答記者問。以下為文字實錄:

全圖.jpg

新聞發布會現場(張馨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十場,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先生,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肖遠企先生,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超先生,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女士,請他們為大家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領域改革與發展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下面,我們首先請陳雨露先生作介紹。

2022-06-23 15:01:52

陳.jpg

陳雨露(徐想 攝)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中國金融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的十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人民銀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擴大金融開放,統籌發展與安全,有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十年,我們穩健實施以我為主的貨幣政策,綜合研判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發揮好貨幣政策總量調節和結構調節的雙重功能,前瞻性地加強跨周期的調節,有效應對世紀疫情等內外部的衝擊。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力地促進穩增長、穩物價、穩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我們堅持管住貨幣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2012年以來,廣義貨幣供應量(M2)年均增速10.8%,與名義GDP年均增速基本匹配,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穩健發展。

這十年,我們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我們的綠色貸款、綠色債券餘額位居世界前列。共同牽頭制定綠色金融國際規則和標準,引領全球綠色金融健康蓬勃發展。堅持創新驅動,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較十年前增加了近七倍。增強金融普惠共用,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今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超過20萬億元,支援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超過5000萬戶。創新金融服務全力支援打贏脫貧攻堅戰,並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基本建立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比十年前增加了2.4倍。人民幣成功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成為第三大籃子貨幣,權重從10.92%提升至12.28%

十年來,我們統籌金融發展和安全,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牽頭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重點領域的風險得到穩妥處置,金融風險整體收斂、總體可控。

十年來,我們不斷強化數字經濟時代的國家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金融服務體系邁上新台階。超前布局,統籌謀劃,穩妥推動數字人民幣研發和試點,全面升級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建設完善全球最大的金融信用資訊基礎資料庫。持續築牢反洗錢、反欺詐的金融安全防線,全面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地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謝謝!

2022-06-23 15:15:26

壽小麗:
謝謝。下面,請肖遠企先生作介紹。

2022-06-23 15:22:40

肖.jpg

肖遠企(徐想 攝)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肖遠企:

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金融業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銀行業保險業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迴圈逐步形成。過去十年,銀行貸款和債券投資年均增速分別為13.1%14.7%,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同業理財、信託通道較曆史峰值大幅縮減,金融脫實向虛得到扭轉。保險深度從2.98%上升到3.93%,保險密度從1144元每人上升到3179元每人,大病保險制度從2012年建立以來已覆蓋12.2億城鄉居民,長期護理保險覆蓋近1.5億人,農業保險為農戶提供風險保障從2012年的0.9萬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4.4萬億元,為災後重建提供了關鍵資金保障。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普惠型涉農貸款年均增速分別達到25.5%14.9%,大大高於貸款平均增速。人均銀行賬戶約9.5個,普惠金融覆蓋範圍和可及性顯著提高。

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取得重要成果。金融監管部門堅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金融資產盲目擴張得到根本扭轉,高風險影子銀行較曆史峰值壓降約25萬億元。不良資產處置大步推進,過去十年累計消化不良資產16萬億元,一大批突出的風險隱患得到消除。金融違法與腐敗行為受到嚴厲懲治。

銀行業保險業改革開放呈現新局面。持續健全金融機構公司治理,深化中小銀行農信社改革。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改革試點取得重大進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範圍擴大至全國,養老理財試點範圍擴大至十地十機構。20225月末,養老理財認購金額超600億元。十年來,我們推出50多項銀行保險開放政策。2021年,在華外資銀行資本和資產均較十年前增長超過50%,在華外資保險公司資本十年間增長1.3倍,資產增長6倍。一大批專業性銀行業保險業機構,如外資理財公司、外資資產管理公司等積极參与中國金融市場發展。

嚴監管氛圍基本形成。我們制定和修改法律規章70餘部,金融法治建設取得重大成效,依法監管能力明顯提高。向社會公開五批124個違法違規股東。採取多種形式嚴厲處罰銀行保險機構和相關責任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一體推進金融風險防範和金融腐敗懲治。

銀保監會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和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全面領導,捍衛“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監管之路,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謝謝大家!

2022-06-23 15:35:46

壽小麗:

謝謝。下面,請李超先生作介紹。

2022-06-23 15:48:04

李.jpg

李超(徐想 攝)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超: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資本市場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部署,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加強基礎制度建設,資本市場正發生深刻的結構性變化,市場體系包容性大幅提升,投融資功能顯著增強,良性市場生態逐步形成。十年來,股票市場規模增長238.9%,債券市場規模增長444.3%,兩個市場均位居全球第二。股票市場投資者超過2億,為服務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這十年,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深度顯著拓展。大力健全多層次市場體系,推出新三板、科創板,設立北交所,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適配性大幅增強,股債融資累計達到55萬億元。暢通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的高水平迴圈,科創板“硬科技”產業集聚效應初步形成。交易所債券市場已經成為非金融企業債券融資的重要渠道,期貨期權品種覆蓋國民經濟主要領域。

這十年,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圍繞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基礎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實現核准制向註冊制的跨越,穩步推進試點註冊制,發行市場化程度、審核註冊效率和可預期性大幅提升,交易、退市等關鍵制度得到體系化改善,改革符合市場各方預期。

這十年,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邁上新的台階。實體上市公司利潤占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的比重由十年前的23%增長到目前的接近50%,國民經濟支柱地位更加鞏固。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總資產十年間增長5.5倍,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目前為26萬億元,十年增長了8倍,行業實力大幅增強。

這十年,資本市場的國際吸引力和影響力大幅增強。統籌開放和安全,制度型開放翻開新篇章。行業機構外資股比全面放開,啟動滬深港通、滬倫通,A股納入國際知名指數並不斷提升比重,外資連續多年保持淨流入。

這十年,資本市場法律體系“四梁八柱”基本建成。新證券法、刑法修正案(十一)先後實施,中辦國辦印發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期貨和衍生品法為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礎,“零容忍”執法威懾力顯著增強,市場違法違規成本過低的局面已經得到了根本性改變。

這十年,市場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堅持通過改革提升監管治理效能,健全市場內生穩定和外部約束機制,及時穩定市場預期,資本市場風險總體收斂、基本可控。近年來也經受住了各種國際國內超預期的衝擊,主要指數穩中有升,健康發展態勢持續鞏固。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努力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謝謝!

2022-06-23 15:49:16

壽小麗:

謝謝。下面,請王春英女士作介紹。

2022-06-23 16:00:18

 

7cb72e42a48de109cf5ffe530642824.jpg

王春英(史麗 攝)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

大家下午好!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經濟實現了更高質量發展和更高水平開放。外匯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外匯領域改革發展穩定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

一是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更加穩健,體現了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積極進展。具體看,我國內外部經濟發展更加均衡,經常賬戶順差和國內生產總值之比保持在合理區間。跨境貿易和投融資更加活躍,跨境收支規模較快增長,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更好地發揮了調節國際收支的自動穩定器作用。

二是資本項目開放穩步推進,已實現較高可兌換水平。具體看,直接投資已經實現了基本可兌換,跨境融資由市場主體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自主開展,跨境證券投資實現多渠道、多層次的雙向開放,境內居民配置境外資產的渠道進一步拓寬,人民幣資產吸引力顯著增強,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的證券超過了2萬億美元,人民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中的權重進一步提高。

三是跨境貿易和投融資更加便利,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成效顯著。具體看,真實合規的經常項目交易得到充分保障,跨境投融資等資本項目手續不斷簡化,科技賦能數字外管進展明顯,企業、個人等市場主體多樣化的外匯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四是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監管有效的外匯市場不斷健全,為高效配置外匯資源和管理匯率風險創造了良好條件。外匯市場可交易貨幣超過40種,交易品種涵蓋國際主流外匯交易產品,十八大以來交易量增長了3倍,2021年交易量達到了36.9萬億美元。

五是外匯儲備資產實現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中國特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制度不斷完善。近年來,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今年5月底超過了3.1萬億美元,連續17年穩居世界第一,是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重要的“穩定器”和“壓艙石”。

下一階段,外匯局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完善與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機制,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更大貢獻。謝謝。

2022-06-23 16:11:13

shou.jpg

壽小麗邀請記者提問(張馨 攝)

壽小麗:

謝謝王春英副局長的介紹。四位發布人對十年來金融領域取得的改革與發展情況作了總體介紹,相關情況大家可參考現場散發的數據圖表等相關材料。

下面進入提問環節,各位記者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2022-06-23 16:12:52

lutou.jpg

路透社記者提問(張馨 攝)

路透社記者:

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請問人民銀行近年來在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第二個問題,近期央行為應對疫情的經濟影響,出台了一系列結構性政策工具,包括促進綠色發展、促進科技創新等。但有人擔心,結構性工具過多使用會弱化總量工具,並且數量型工具的使用也會影響貨幣政策調控逐步向價格型的轉變。請問,人民銀行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2022-06-23 16:16:29

陳雨露:

謝謝路透社記者。你提了一個比較專業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近一段時期以來很多專家非常關心的問題。近年來,中國央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健貨幣政策,不斷創新和豐富貨幣政策工具。同時,也比較注重發揮利率價格槓桿作用,目標是努力實現實體經濟與金融的良性迴圈。實踐證明,過去這一段時間以來,中國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有了明顯提高。主要在三點:

第一,貨幣供應調控機制更加完善。剛才我也提到,我們始終堅持要管好貨幣總閘門,同時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你剛才談到的M2,還有我們的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速始終保持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支援我國國民經濟運行持續實現了優化組合,也就是較高增長、較低通脹和較多就業的優化組合。

第二,在過去十年,我們也逐漸構建起符合中國國情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系。重點是支援普惠金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等國民經濟發展當中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這些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出台,既有力支援了有效應對世紀疫情的衝擊,同時又積極貫徹了新發展理念,推動國民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第三,我們逐步健全了利率的市場化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重點是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進行了改革,形成了一個新的傳導機制,也就是由市場利率和央行引導來影響LPR,然後再影響貸款利率。在存款方面,我們也建立了存款利率的市場化調整機制,也就是引導存款利率跟隨LPR和國債收益率的變化,以此來進一步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

在這裡,我想特別指出的一點是,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是兼具總量調節和結構性調節雙重功能的。也就是說,通過結構性工具既能夠實現精準滴灌的政策效果,又能夠對總量調控作出貢獻。一方面,人民銀行在設計結構性政策工具的時候,堅持順勢而為,也就是按照目標一致性的原則,來建立激勵相容的機制,就是把央行資金和金融機構對特定領域和行業信貸投放掛鈎,調動金融機構的積極性,這樣一來,可以更加有效地促進信貸結構優化。另一方面,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也是具有基礎貨幣投放功能的,有助於保持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合理充裕,支援信貸的平穩增長。

人民銀行在總量框架下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會根據經濟發展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重點需要“有進有退”,也就是說把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數量和投放規模控制在一個合意的水平,與總量型的政策工具形成一個良好的配合。同時,市場也應該注意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利率水平同市場利率水平之間相差通常不是很大,所以不會對市場化的利率體系造成太大的影響。

謝謝。

2022-06-23 16:18:56

經濟日報7.jpg

經濟日報記者提問(張馨 攝)

經濟日報記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年來資本市場加快全面深化改革,市場有效性明顯提升,市場生態也在持續優化,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請問,資本市場這十年中有哪些積極的結構性變化,能否給我們具體介紹一下?謝謝。

2022-06-23 16:22:25

李超: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結構性問題始終是制約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這些年,我們著力用改革的方法和思路去破解結構性難題。你提到的資本市場這十年發展改革結構性方面的變化,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一下。

一個是多層次的市場體繫結構在發生明顯變化。通過不斷努力,多層次市場體系日益完善,各市場、各板塊的特色更加突出。比如,滬深主板更加突出“大盤藍籌”的特色,科創板堅守“硬科技”的特色,創業板繼續保持“三創四新”的特點,北交所和新三板注重於創新型的中小企業。同時,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也在整個資本市場中間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是上市公司結構在發生明顯變化,質量得到了明顯改觀。從行業分布看,上市公司結構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戰略新興行業上市公司接近2200家,市值超過千億元的戰略新興行業上市公司由十年前的完全是空白髮展到現在46家,上市公司也日益成為經濟轉型升級重要的動力源。從經營效益看,上市公司資產規模相比較十年前增長了兩倍,營業收入、淨利潤總體保持比較高的增速,近三年累計現金分紅達到了4.4萬億元,較之前三年增長接近了50%。從治理效能情況看,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水平有了比較明顯的提升,大股東資金佔用、違規擔保等資本市場的痼疾通過集中整治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三是市場優勝劣汰的效應加快顯現。A股市場分化特徵更加明顯,各方資金更加青睞龍頭股、績優股。常態化退市機制逐步建立,退出渠道大幅順暢。2019年到2021年強制退市家數是之前十年總和的三倍以上,“有進有出、能進能出”的良性生態加速形成。

四是投資者結構逐步優化。專業機構投資者力量持續壯大,截至今年5月底,境內專業機構投資者和外資持有流通股市值佔比達到了22.8%,比2016年提升了6.9個百分點。2021年個人投資者交易佔比首次下降到70%以下,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性投資的理念逐步建立。

五是產品供給體繫結構也發生了變化,更加豐富。持續優化股、債、期產品結構,豐富風險管理工具,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及時推出資產證券化、科技創新債、綠色債等產品,推進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公募基金產品准入制度大幅簡化,權益類基金規模屢創新高,公募基金參與養老金融服務的深度不斷拓展。

六是崇信守法、懲惡揚善的導向持續強化。隨著全方位投保體系和“零容忍”打擊違法犯罪的體制機制更趨完善,誠信經營、敬畏法治的市場氛圍正加快形成。比如大幅提高欺詐發行、資訊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事懲戒力度。再如,暢通中小投資者維權渠道,首例證券集體訴訟康美藥業案落地,5.2萬名投資者獲賠24.59億元,以多元糾紛化解、支援訴訟、代表人訴訟等為主的多元行權維權機制逐步落地。

謝謝!

2022-06-23 16:23:55

zhongyang.jpg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記者提問(張馨 攝)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記者:

我的問題是,當前宏觀槓桿率的情況怎麼樣?另外,從近年來宏觀槓桿率的變化來看,宏觀調控政策的效果如何?謝謝。

2022-06-23 16:26:28

陳雨露:

謝謝。宏觀槓桿率變化是衡量宏觀調控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近年來,人民銀行不斷健全金融宏觀調控體系,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的方式,在宏觀槓桿率總體保持穩定的前提下,有力支援了實體經濟的發展,也有效地保障了我國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從縱向來看,中國宏觀槓桿率,我這裡的數據,到2021年末是272.5%,比2016年末上升了23.9個百分點,也就是說,五年年均上升約4.8個百分點。2016年到2021年這五年,中國GDP年均增速是大約6%CPI年均漲幅約2%,平均每年新增城鎮就業超過1300萬人。也就是說,中國以溫和可控的宏觀槓桿率增幅支援實現了“較高增長、較低通脹、較多就業”的優化組合,宏觀調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從橫向來看,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中國以相對較少的新增債務支援了經濟的較快恢複,宏觀槓桿率的增幅明顯低於其他主要經濟體。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後,各國普遍採取了超寬鬆的刺激政策來應對衰退,引起了宏觀槓桿率的大幅上升。2021年末,國際清算銀行統計的全部報告國家的槓桿率平均水平是264.4%,比2019年末高18.3個百分點。相比較而言,中國的這一數據是16.5個百分點,這體現出我們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不透支未來的宏觀政策取向。在穩槓桿的同時,中國經濟表現持續保持領先,通脹總體可控。2020年到2021年,中國經濟兩年平均增速5.1%,比美國、日本和歐元區分別高4.1個、6.6個和5.7個百分點,通脹水平也明顯低於主要發達經濟體。

所以,總的來看,近年來中國宏觀調控政策是有力、有度、有效的,宏觀槓桿率總體實現了“穩字當頭”,確保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也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積極的貢獻,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動力源和穩定器。

謝謝。

2022-06-23 16:28:16

yicai.jpg

第一財經電視記者提問(張馨 攝)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今年以來,我們觀察到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是影響國際金融市場還有我國外匯市場的重要因素。我們也看到,近年來外部環境始終複雜多變。面對這樣的風險和挑戰,怎麼評價這十年來外匯市場的運行和跨境資金流動情況?謝謝。

2022-06-23 16:29:14

王春英:

近年來外部環境錯綜複雜,給我國外匯市場運行帶來較大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外匯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外匯市場韌性不斷增強,成功應對了多輪外部衝擊,跨境交易規模明顯提升,外匯儲備總體穩定,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總的來看,這十年,我國外匯市場呈現了更加成熟的發展特徵。我想從以下五個方面做個介紹。

一是國際收支結構更加穩健。經常賬戶順差始終處於合理均衡區間。對外資產負債結構逐步優化,民間部門持有資產規模不斷提高;外商直接投資持續增加,外債增長主要來自境外長期資金配置我國債券,外債結構優化,風險可控。

二是金融市場更加開放。跨境證券投資渠道進一步拓寬,便利度進一步提升,境內股票和債券逐步納入國際主流指數,跨境投融資交易規模增加,外匯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

三是匯率調節國際收支的自動穩定器作用更加明顯。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增強,能夠及時有效地釋放外部壓力,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同時,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和國際支付結算中的佔比持續提高,有助於降低我國跨境交易中的貨幣錯配等風險。

四是外匯市場參與者更加理性。我們看到市場主體逐步適應了匯率雙向波動,總體保持了理性交易模式。企業匯率風險中性意識在增強,管理匯率風險的能力不斷提高。

五是“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的外匯市場管理框架更加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和響應機制不斷健全,宏觀審慎工具更加充實,微觀監管執法標準保持跨周期一致性、穩定性和可預期性。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隨著改革開放持續深化,我國跨境貿易和投融資活動將保持活躍,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具有更加堅實的基礎。

謝謝!

2022-06-23 16:31:23

zhongxin.jpg

中國新聞社記者提問(張馨 攝)

中國新聞社記者:

肖主席您剛剛介紹了我國銀行業保險業的改革情況,請您具體講講兩個行業十年來在發展格局、綜合實力方面發展有哪些明顯的變化?特別是銀行業在國際金融服務,保險業在風險保障方面,有哪些進展?下一步有哪些舉措?謝謝。

2022-06-23 16:32:14

肖遠企:

謝謝你的提問,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過去十年來,我們採取了多項措施。目前銀行保險業整個發展格局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第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到目前為止,我國銀行業總資產是344.8萬億元,2012年底是133.6萬億元,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銀行市場。保險業總資產從2012年底的7.4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24.9萬億元,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在全球1000強銀行排名中,我國有近150家銀行上榜。工、農、中、建四大銀行已成為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我國銀行業保險業的總資本從2012年底的9.5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32.4萬億元,資本實力大大增強。

第二,金融結構不斷優化。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的比例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金融需求的適應性大幅提高。城鄉金融資源的配置更趨合理,目前平均縣域銀行機構8.8家,保險機構15.8家,金融資源向縣域和鄉村配置的比例不斷提高。金融集中與分散度更趨平衡,前五大銀行金融資產佔比是38%,這樣一個比例是比較合理的,有利於合理配置金融資源,也有利於維護金融穩定。在大中小微各類銀行保險機構的數量方面是比較適當的,布局比較合理,形成了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金融機構體系。目前我國的金融結構與我國經濟體制、經濟發展階段、以及金融傳統習慣和需求特點是基本適應的。

第三,中國特色的金融治理體系不斷完善,黨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的制度安排初步形成,股權結構更加優化,股權管理更趨完善,“三會一層”運行機制更加合理,金融機構的內部制衡與外部監督相互促進。

你剛才比較關心的,還有兩個,一個是普惠金融,一個是保險的風險保障。關於普惠金融,目前我國行政村基本實現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累計下降超過2個百分點,農村金融服務可得性持續提高。2021年末,涉農貸款超過43萬億元,比2012年末增加了25.6萬億,大中型銀行也普遍設立了普惠金融事業部或者其他專營機構。普惠金融服務在國際上也是處於領先水平。

關於保險的風險保障,我們知道保險業整體上具有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功能,在很多領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比如說,我們保險業為超過33億劑次新冠疫苗接種提供了保險保障,環境汙染責任保險也覆蓋了20多個高環境風險行業,科技保險有力支援了創新發展。另外,巨災保險、農業保險等都為災後重建、企業和居民災後迅速恢複生產生活提供了很重要的資金來源和風險保障。

總體上,我國銀行業保險業在過去十年發展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下一步,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努力:

第一,不斷優化金融結構體系。第二,繼續深化銀行保險機構改革,加強公司治理建設,特別是要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城商行改革以及保險營銷體制改革。第三,進一步加強風險防控,主要的重點就是要進一步提升銀行保險機構內生的風險防控能力。第四,構建有中國特色的金融監管制度體系,做到所有金融活動都納入監管,建立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全方位的監管機制安排。

謝謝!

2022-06-23 16:34:58

pengbo.jpg

彭博新聞社記者提問(張馨 攝)

彭博新聞社記者:

我的問題是關於銀行業的。請問,您如何評價中小銀行所面臨的風險?我們也注意到,最近河南一些中小銀行曝出了一些問題,您對此作何評價?另外,經濟下行,還有近年來房地產在調整過程中,如何化解此類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以及相關風險?謝謝。

2022-06-23 16:37:04

肖遠企:

謝謝你的提問,這也是我們非常關注的一個點。我們非常重視中小銀行特別是小銀行的健康發展。我國目前共有中小銀行3991家,包括城市商業銀行147家,農村信用社(包含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和農信社)2196家,村鎮銀行1651家,總資產92萬億元,這些中小銀行總資產在銀行業總資產比例中佔比是29%,主要專註於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和“三農”服務,相關貸款在銀行業中佔比分別是47%40%

你剛才比較關注的不良貸款問題,我們過去五年累計處置中小銀行不良貸款5.3萬億元,這個力度是非常大的。總體上看,中國中小銀行運行是平穩的,發展也是健康的,儘管還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個別機構風險比較高,有的還涉嫌違法犯罪,但總體而言,風險是完全可控的,廣大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依法受到保護的,金融監管部門也會不遺餘力地做好相關工作。

在化解不良資產和相關風險方面,我們採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堅持改革化險一體推進,統籌推進中小銀行的改革和化險,重在公司治理和機制建設,重在培育中小銀行發展和防控風險的內生動力,落實各方責任,對於個別的重點機構,我們“一行一策”,制定深化改革和風險化解的方案。

二是不斷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主要是要做實中小銀行不良資產分類,加大撥備計提和不良貸款的處置力度,豐富處置渠道,同時也為中小銀行處置不良貸款提供一些政策支援。

三是推動多渠道補充資本。主要是統籌中小銀行內源性資本補充和藉助外部市場的資本補充,以及利用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的資本補充機制。同時,我們最近這幾年也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之下,推出了用好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券來補充資本這樣一個機制,目前正在穩妥推進,效果非常好,大大提升中小銀行的資本實力。

四是完善公司治理。主要是探索推進中小銀行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進一步有機融合,構建符合小法人實際、簡單實用的公司治理安排,因為有些小銀行規模非常小,資產規模、負債規模只有幾億、幾十億,所以在法人治理方面,要根據這些機構的特點,包括規模、業務複雜程度、風險防控的要求,構建簡單、管用的公司治理安排。同時,積極培育職業經理人市場,提升專業思維、專業素養和專業方法,對於股東行為和股權管理方面,要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特別是要約束大股東的行為,嚴防違規關聯交易,嚴厲打擊違法犯罪。

五是強化科技賦能,促進中小銀行數字化轉型,用科技手段來鞏固中小銀行在支農支小領域的傳統優勢。

六是優化機構布局,進一步構建有差異化、特色化、相互合作、相互競爭的機構體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化的金融需求,提高中小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控風險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關於最近河南個別村鎮銀行的問題,近期河南地方公安機關還有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已經就河南個別村鎮銀行的問題向媒體進行了通報,目前公安機關正在偵辦,也抓獲了一批犯罪嫌疑人,查封了一批涉案資產。銀保監會將會配合地方黨委政府做好相關工作,我們已經責成河南銀保監局履行監管職責,依法保護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謝謝!

2022-06-23 16:52:19

xinjing.jpg

新京報記者提問(張馨 攝)

新京報記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資本市場在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援科技創新方面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取得了積極成效。比如,科創板在設立近三年來,已經支援了400多家科技創新企業上市,能否詳細介紹一下?

2022-06-23 17:43:35

李超:

謝謝你的提問。資本市場支援科技創新有特殊的優勢,不單單是科創板支援科技創新,我們著重從全面支援科技創新的角度,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特殊的功能,目前來看,效果比較明顯。比如,在註冊制試點過程中,科創板、創業板就做了一些安排和改革。設立北交所對支援創新型中小企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創投、私募在合理退出方面,我們也作出了一些制度安排。債券市場設立了創新創業債、科技創新債等品種,給予科技創新企業大力支援。具體到股票市場,我們設置了多元包容的發行上市條件,允許未盈利、特殊股權結構等符合相應要求的科創企業上市。實行更加靈活的股權激勵機制,這些對推動和促進科創企業的發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時,也表現在融資功能持續得到提升,這兩年科創板、創業板IPO公司數超同期境內市場70%,私募基金累計投資未上市公司股權超過了10萬億元,其中相當的比例都是投向了科技創新領域。資本市場支援科技創新,不僅體現在融資方面,還體現在激勵機制效應更加顯現,資本市場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特有的、多樣的、有效的激勵機制。示範和聚集效應逐步形成,一批科技領先、市場認可的科技創新企業陸續登陸資本市場,整合電路、生物醫藥等更加青睞科創板。

從這幾年科創板上市的科技創新企業情況看,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的速度在加速推進。2021年,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研發強度分別是9.6%4.6%,遠遠高於其他板塊,比未上市公司的比例更高,對全社會形成科技創新良好氛圍起到了積極作用。

謝謝。

2022-06-23 17:47:37

jinrong.jpg

金融時報記者提問(張馨 攝)

金融時報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請問,過去十年在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方面,我們都做了哪些工作?在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上取得了怎樣的成效?謝謝。

2022-06-23 17:49:56

王春英:

謝謝你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外匯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著力提高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水平,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就你的問題,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做一個介紹:

第一,穩步推進資本項目高水平開放。一方面,我們統籌交易環節和匯兌環節,有序推動不可兌換項目的開放,提高可兌換項目的便利化水平。在實現直接投資基本可兌換的基礎上,我們以金融市場開放為重點推進跨境證券市場的互聯互通,完善合格機構投資者制度,也就是大家熟悉的QFIIRQFIIQDII,還有會同相關部門陸續推出了滬深港通、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有序推動債券市場對外開放,中國政府債券被納入三大國際主流指數。我們還建立了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框架,豐富市場主體的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另一方面,積極服務區域開放創新,推動上海建設以人民幣金融資產為基礎的國際金融中心,支援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援自貿試驗區等對外開放高地在外匯管理創新方面先行先試。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探索“更開放更安全”的外匯管理體制機制。

第二,持續推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改革。分以下幾個方面介紹:一是堅持經常項目可兌換原則,持續深化貿易外匯管理改革,相關業務平均辦理時間縮短75%以上,人力成本也減少1/3以上,優質企業貿易外匯結算實現“秒申請、分鐘辦”。二是積極服務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健康發展,支援金融機構為新業態主體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資金結算,在2021年共結算19億筆。三是推出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等多項舉措,不斷提高企業外匯資金使用的便利化程度。

第三,深化外匯市場創新發展。一是豐富市場參與主體,我國外匯市場參與機構總計773家,其中境外機構136家。二是推出更多交易產品,形成國際比較成熟的外匯產品體系,剛才在開場白中已經介紹過,可交易貨幣超過40種。三是支援企業更好管理匯率風險,今年前5個月,企業外匯套保率比2012年翻了一番。

下一步,我們將堅定不移推動外匯領域改革開放,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更好服務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謝謝。

2022-06-23 17:51:40

21.jpg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張馨 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發展的永恒主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銀保監會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目前金融業整體風險情況如何?下一步還有哪些規劃?

2022-06-23 17:52:27

肖遠企:

謝謝你的提問。我們都知道,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業永恒的主題。我們始終堅持理性思維、底線思維,化解重點機構、重點環節、重點業務領域、重點地區的風險。在過去十年,處理了一大批突出的風險點。一個是突出風險點的傳染性、外溢性明顯收縮,穩妥化解、拆解了不法金融集團的風險,對中小銀行保險機構的風險進行了處置和改革重組。過去十年,我們恢複和處置了高風險中小機構600多家,剛才上一個提問講的是中小銀行的風險處置,目前通過這些措施,中小銀行經營是非常穩健的,發展是健康的,風險是完全可控的。另外過去我們也處置了一大批債務金額比較大、涉及面廣的大型企業的債務風險。例如,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落地金額在去年年底已經達到了將近2萬億元。

第二個是金融資產脫實向虛的勢頭得到扭轉,堅決清理脫實向虛、亂加槓桿、以錢炒錢的活動,過去一段時間,特別是過去五年內,銀行業、保險業總資產年均增速分別為8.1%11.4%,低於同期信貸投放和債券投資年均增速,從根本上扭轉了資金的空轉,流向實體經濟資金大幅增加,並且中間鏈條也大幅壓縮,融資成本也有所下降。

三是社會金融秩序基本實現“由亂到治”。我們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發布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深入推進P2P網貸專項整治工作,大約五千多家P2P網貸機構全部停止運營,常態化開展銀行保險機構股權和關聯交易的整治,重點打擊掏空金融機構的違法股東和高管。

四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長效機制逐步夯實。不斷加強金融系統黨的領導,推動建立常態化金融風險處置機制,完善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特別是加強股東股權和關聯交易的管理,充分發揮金融穩定基金、行業保障基金的作用,鑄牢防範和抵禦金融風險的屏障。

五是金融反腐和處置風險一體推進。堅決查處風險亂象背後的腐敗問題,嚴厲懲治各類違法犯罪行為,一批市場影響惡劣的大案要案被果斷查處,一批掏空金融機構、利益輸送、違法侵佔的腐敗分子被繩之以法。

六是金融監管的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日益提高。特別是我們持續完善監管法律法規框架,健全審慎監管規則,提升監管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同時,加強監管隊伍的培訓,提高監管隊伍的監管能力和水平,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監管鐵軍。

下一步,銀保監會將進一步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謝謝。

2022-06-23 17:53:31

CNBC.jpg

CNBC記者提問(張馨 攝)

CNBC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請問金融改革開放有哪些重點?第二,最新修訂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提到基金管理公司應當設立黨的組織機構。以上辦法宣布620日起施行。隨著近期國際政治環境變化,國外企業會更多擔心數據安全以及和黨的更深入交集。同時,李克強總理五月份再次強調中國改革開放會不斷持續,多年以來也提到金融界的改革開放。請問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外資基金管理公司落實《辦法》的上述要求?

2022-06-23 18:17:42

陳雨露:

我先回答你前半部分的問題,李超副主席回答你後半部分的問題。

關於金融改革開放,我認為,改革開放是金融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金融改革開放成果顯著,金融體系整體穩健,有力地支援了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進程。

面向未來,中國金融系統將會堅定地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以金融業長治久安為目標,矢志不渝地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深化金融改革方面,有這麼幾個重點:

一是始終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金融管理體系,堅守“監管姓監”的定位,壓實監管責任和風險處置責任,對失職瀆職行為嚴肅問責。加快出台《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明確地方金融管理的職責和許可權,實現與中央金融管理的高度協同。

二是大力推進金融數據治理,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對金融運行和風險狀況實施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動態監測。

三是把好金融機構准入關,強化對金融機構股東的穿透監管,加強對非法金融活動的認定和打擊。

四是提升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的適應性,優化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促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重組,杜絕違規跨區域、超範圍經營。

五是完善金融法治,補齊制度短板,將所有金融活動納入法治軌道,加快推進《金融穩定法》的出台。

在擴大金融高水平開放方面,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對標國際高標準,推動形成以負面清單為基礎的更高水平開放,實現系統性、制度性開放。

一是進一步完善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落實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對標高水平國際金融規則,做好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的準備工作。

二是進一步提升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金融市場的便利性,豐富可投資的資產種類,完善配套制度規則,持續改善營商環境。

三是構建與金融高水平開放要求相適應的監管體系,提高金融監管的專業性和有效性,建好各類“防火牆”,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謝謝。

2022-06-23 18:30:31

李超:

我來回答你第二個問題。按照黨中央對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的統一部署,資本市場和證券基金行業的開放方面,包括市場開放,包括機構准入方面的開放,這些年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在機構准入開放方面,比如說2018年,對公募基金外資佔比就已經放寬到了51%2020年,對這個比例已經完全放開。截至目前,外商參股控股的公募基金合計48家,這48家中間有45家是合資性質的,還有3家是外商投資性質的。所以說,外商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也已經成為目前我國公募基金行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近期證監會發布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還有相應的配套細則。這個管理辦法主要目的是想從全鏈條明確、全面覆蓋監管要求,這也是國際通行的。其中涉及在公募基金公司設立黨組織的要求,這是根據我們國家的公司法等相關法律規定所作出的要求,這個要求我們認為,與公司治理的相關原則是相融的,而不是對抗或者取代的關係。另外,您剛才提到的數據安全的問題,我可以負責任地講,您完全不用擔心,設立黨組織和數據安全是不掛鈎的。同時,在我們出台這個辦法之前,有些公募基金公司已經設立了黨組織,從實踐來看,黨組織對公司的健康規範發展都還是起到了非常積極和正面的作用。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改革開放方向,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謝謝。

2022-06-23 18:30:52

壽小麗:

謝謝你的提問。最後一個問題。

2022-06-23 18:34:08

hongxing6.jpg

紅星新聞記者提問(張馨 攝)

紅星新聞記者:

我的問題是關於小微企業的。小微企業發展關係國計民生,是我國經濟韌性、就業韌性的重要支撐。近年來,金融在服務小微企業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下一步將採取哪些措施更好地支援和服務小微企業?謝謝。

2022-06-23 18:34:54

陳雨露: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每次參加在這裡舉辦的新聞發布會,幾乎都要回答這個問題,可見大家對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關注之切、關心之深。這也是近些年來人民銀行和其他金融管理部門持之以恒努力的方向,應該說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及成效。

正像你剛才提到的,小微企業是中國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創新的重要載體。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銀行和其他金融管理部門一起,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始終把服務小微企業作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認真地謀劃和設計金融支援措施,完善政策框架。概括起來,重點是抓了以下四項大的工作:

一是創新工具,也就是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效發揮牽引帶動作用。特別是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小微企業的巨大衝擊,人民銀行推出了兩項直達工具,累計支援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已達13.1萬億元,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10.3萬億元。

二是降低成本,通過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2013年以來,人民銀行先後放開貸款、存款利率管制,建立並完善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形成機制,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今年4月份新發放的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是5.13%,近五年來下降了近1個百分點。

三是長效機制,也就是聚焦難點和堵點,建立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長效機制。比如,推動金融機構設立普惠金融部,完善普惠金融的專營機制,推動全國絕大多數省份建設省級徵信平台,推動小微企業信用資訊共用共用,小微企業的融資覆蓋面明顯提升。到今年4月末,普惠小微授信戶數是5132萬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三分之一。

四是拓寬渠道,也就是拓寬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提高小微企業融資的可得性和便利度。比方說,截至今年4月末,已經累計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券1.78萬億元,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已經累計支援中小微企業融資28萬筆,金額12.5萬億元。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截至4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8.8萬億元,是2012年末的3.35倍。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在政策支援方面繼續靠前發力、適當加力,同時系統構建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願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來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謝謝。

2022-06-23 18:37:22

壽小麗:

謝謝各位發布人,也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參與。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裡!

2022-06-23 18:38:38

(原文載於國新網)

 

分享到:
【列印】 【關閉】

聯繫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國家外匯管理局主辦 著作權所有 授權轉載 最佳解析度:1280*768

網站標識碼bm74000001   京ICP備06017241號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