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簡體中文繁體中文用戶登錄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 索  引  號:
    K2366987-X-2018-00007
  • 分       類:
    國際收支統計與結售匯管理  新聞報道  各類社會公眾
  • 來       源:
    國家外匯管理局河南省分局
  • 發布日期:
    2018-01-25
  • 名       稱:
    “2017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
  • 文       號:
“2017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

國家外匯管理局於2018年1月1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2017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並答記者問。

主持人 襲豔春: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今天我們非常高興的邀請到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女士,請她向大家介紹2017年外匯收支數據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下面請王春英女士作介紹。

王春英: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下面我首先通報2017年我國外匯收支情況,然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王春英:

2017年,全球經濟總體呈現複蘇態勢,國際金融市場運行平穩;我國經濟穩中向好勢頭更加明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人民幣匯率指數保持基本穩定。外匯局堅持推改革與防風險並舉,一方面服務於改革開放,不斷提升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穩妥有序推動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強化跨境資本流動風險防範,嚴厲打擊外匯違法違規活動,維護國家涉外經濟金融安全。總體來看,2017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形勢明顯好轉,外匯市場供求趨向基本平衡。

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2017年,銀行累計結匯110884億元人民幣(等值16441億美元),累計售匯118532億元人民幣(等值17557億美元),累計結售匯逆差7648億元人民幣(等值1116億美元)。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銀行代客涉外收入202081億元人民幣(等值29969億美元),對外付款210561億元人民幣(等值31213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8480億元人民幣(等值1245億美元)。

王春英:

2017年,我國外匯收支狀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銀行結售匯和涉外收付款逆差均明顯回落,部分月份呈現順差。2017年,按美元計價,銀行結匯同比增長14%,售匯下降1%,結售匯逆差1116億美元,同比下降67%,其中9月、10月和12月結售匯呈現順差;銀行代客涉外收入同比增長7%,支出增長1%,涉外收付款逆差1245億美元,同比下降59%。

第二,外匯市場供求更趨平衡。從銀行結售匯季度數據看,2017年前兩個季度,銀行結售匯逆差分別為409億和530億美元,三季度逆差收窄至190億美元,四季度轉為順差12億美元。需要說明的是,銀行結售匯是影響我國外匯供求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全部內容,如果綜合考慮即期、遠期結售匯以及期權等影響因素,2017年2月以來我國外匯供求就開始處於基本平衡狀態。

王春英:

第三,市場主體購匯意願下降,外匯融資穩中有升。2017年,衡量購匯意願的售匯率,也就是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5%,較2016年下降9個百分點,其中一至四季度逐季回落,一季度68%、二季度67%、三季度63%、四季度62%,說明企業根據自身經營需要繼續融入外匯資金,購匯償還外匯貸款的情況減少。2017年,境內外匯貸款餘額累計增加3億美元,2016年累計下降858億美元;企業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進口外幣跨境融資餘額累計上升284億美元。

第四,市場主體外匯收入結匯傾向上升,個人持有外匯意願減弱。2017年,衡量結匯意願的結匯率,也就是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3%,較2016年上升3個百分點,其中,一至四季度分別為62%、63%、64%和62%,說明市場主體結匯意願基本平穩。另外,從個人境內外匯存款看,2017年累計下降7億美元,2016年累計增加363億美元。

王春英:

第五,銀行遠期結售匯逆差總體收窄。2017年,銀行對客戶遠期結匯簽約額同比增長111%,遠期售匯簽約額增長12%,遠期結售匯簽約逆差260億美元,較2016年下降69%,說明2017年人民幣匯率預期總體更加穩定。

第六,外匯儲備餘額持續回升。截至2017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1399億美元,較2016年末增加1294億美元。其中,2至12月份外匯儲備餘額連續11個月回升。

以上就是我要通報的2017年外匯收支主要統計數據。下面,歡迎大家就我國外匯收支狀況有關問題提問。

主持人 襲豔春:

感謝王春英女士的介紹,下面進入答問環節,按照慣例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央電視台記者:

我比較關心剛才您提到的跨境資金流動的問題。我想知道您如何評價2017年的跨境資金流動形勢?對2018年跨境資金流動的情況作出什麼樣的判斷?

王春英:

2017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逐步趨向基本平衡,相信大家很早就感受到了這些變化,另外從剛才通報的數據中也能看出來一些表現。借你這個問題我想和大家交流幾個方面的感受:

第一,2017年是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從淨流出走向基本平衡的轉折之年。過去三四年,在內外部環境共同影響下,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從長期淨流入轉向一段時間的淨流出。但自2017年起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出現了新變化。首先,外匯儲備餘額由降轉升。2015年和2016年外匯儲備分別下降5127億和3198億美元,2017年總體回升1294億美元。其次,國際收支呈現基本平衡,經常賬戶順差繼續處在合理區間,跨境資本轉為淨流入。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與GDP之比是1.3%,這一數據在2015年、2016年分別為2.7%、1.8%,說明當前我國經常賬戶收支更趨平衡,這也是對全球經濟再平衡的貢獻。從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看,2015年、2016年,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分別達到4345億美元和4170億美元,在2017年前三季度是順差1127億美元,我國跨境資本由淨流出轉為淨流入。最後,人民幣匯率預期和市場主體涉外交易行為更趨穩定。在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市場環境下,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的涉外交易行為都由單邊轉向多元,促進了外匯供求的平衡。當前,企業、個人都是更多地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安排跨境收支和結售匯,2017年貨物貿易結售匯順差、外商直接投資資本金結匯都呈現增長態勢,跨境融資繼續增加而且增幅更加平穩,對外投資和個人購匯有序回落。

王春英:

第二,國內外市場環境更趨穩定,推動我國外匯供求轉向基本平衡。首先,國內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更加鞏固。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9%,比2016年增速提高0.2個百分點,經濟結構不斷地優化、經濟效益和企業盈利狀況持續改善,全年官方PMI持續處於擴張區間,月均達到51.6%,處於2011年以來的較高水平。這些都是穩定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根本性、基礎性因素。其次,改革開放逐步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完善,促進外資增長的一系列政策相繼出台,債券市場繼續擴大開放並推出了“債券通”,A股明確將納入MSCI指數。最後,外部環境趨向平穩。世界經濟增速結束了連續兩年的下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估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3.6%,這一預測比2016年全球增速高0.4個百分點。國際政治風險有所緩和,“黑天鵝”事件明顯減少,美聯儲如期加息、縮表,但2017年美元指數總體下跌9.9%,新興經濟體貨幣普遍對美元匯率有所升值。所以說,國內外的市場環境更加穩定,推動我國外匯供求轉向基本平衡。

王春英:

第三,2018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仍將保持總體穩定。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內部基礎將更趨穩固。一方面,高質量發展模式有助於強化市場長期信心。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國將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這將鞏固境內外主體在我國投資、經營的長期意願。另一方面,全面開放新格局有助於跨境資本均衡流動。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通過進一步拓展開放範圍和層次、有序放寬市場准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將吸引更多的長期資本流入,同時也會繼續引導支援對外投資,形成更加便利、均衡的資本流出入局面。從外部看,國際經濟金融運行保持平穩,外部環境將總體有利。2018年,全球經濟將延續複蘇態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於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是3.7%,比2017年增速提高0.1個百分點;同時,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繼續平穩推進,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相對溫和。因此,在這些條件下,2018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有望延續平穩運行格局。

中國新聞社記者:

最近幾個月銀行結售匯順逆差有所波動,你如何看待這樣的變化?未來這樣的情況是不是會持續?

王春英:

謝謝你的提問。近幾個月銀行結售匯差額確實有所波動,但總體規模都不大,這反映了不同月份實體經濟、金融活動的微弱差異,不改變我國外匯供求總體趨向平衡的判斷。一方面,從統計角度看,當外匯供求趨向基本平衡時,由於我國涉外經濟規模比較龐大,實體經濟活動不同月份之間的小幅波動,就會導致某個月份出現順差,而另外一個月出現逆差,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即便前些年外匯資金流入壓力較大時,各月結售匯差額也會上下波動,不會一成不變。另一方面,銀行會根據結售匯差額等情況自主調整自己的頭寸,所以近幾個月來,雖然結售匯差額有時候小幅順差、有時候小幅逆差,但考慮到銀行頭寸變化等其他外匯供求因素,我國外匯市場是基本實現了自求平衡的。

我們前一段時間和媒體朋友交流的時候,也有不少朋友關心你提到的這個問題。我想借這個機會,就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數據的使用問題,再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們日常監測跨境資金流動的數據主要包括三個維度:一個是銀行結售匯統計,一個是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統計,還有國際收支統計,其中前兩者是按月發布,後者按季度公布。每一套數據都有自己特定的含義,在使用和作出判斷的時候都要加以注意。比如:銀行結售匯統計的是銀行自身和代理客戶的本外幣兌換情況。我國企業和個人等市場主體收到外匯資金的時候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存在自己的賬戶裡,也可以選擇賣給銀行,只要他賣給銀行,就會發生本外幣兌換,就會計入結售匯統計。所以,銀行結售匯是境內外匯供求的主體,但不是全部,影響外匯供求的因素還包括銀行外匯頭寸的增減、部分境外機構在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的買賣等。

王春英:

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統計的是企業和個人通過銀行進行的跨境資金收款和付款,但不包括銀行自身的對外資產和負債跨境擺布,跨境的收付匯數據只是銀行客戶的。國際收支統計是根據國際標準編製,綜合反映我國居民和非居民之間的各種交易,也是衡量我國涉外交易和跨境資本流動總體情況的較全面的指標。目前按季度編製和發布,已經達到國際標準,但在頻率上和及時性上還難以支援月度或者更高頻率的分析,當然我們在做這方面的努力,進一步縮短國際收支數據的編製和發布時間。這三套數據各有側重,相輔相成,使用上要注意區分。

總的來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外匯儲備資產,也就是剔除 了匯率和資產價格變動的外匯儲備資產變化,最能全面反映外匯市場總體供求狀態。從數據來看,2017年二季度以來這個數據持續增加,結束了此前近三年的下降,說明我國外匯市場已基本實現自求平衡。銀行結售匯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均是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上反映了外匯供求的主要方面,當圍繞著平衡線上下波動的時候,也就是小幅順差和逆差時,並不影響對外匯供求總體平衡的判斷。

中國國際電視台記者:

您對近一年來我國對外投資的變化是怎麼看的?外匯局目前對於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態度是怎樣的?下一步的政策取向是什麼?

王春英:

謝謝你的提問。近一年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呈現總量放緩、結構優化、用匯平穩的發展態勢。一方面,我們認為境內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已經逐漸地回歸理性,對外直接投資整體穩定有序進行。根據商務部統計,2017年非金融類企業對外直接投資1201億美元,比2016年下降29.4%,與2015年基本相當,2016年實際上是存在一個非理性的增長。從月度數據來看,11月、12月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從外匯局統計的用匯數據看,2017年對外直接投資資本金購匯比2016年下降12%,顯示用匯平穩。

王春英:

另一方面,對外直接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根據商務部統計,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以及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在這幾個方面的佔比分別是29.1%、20.8%、15.9%和8.6%。房地產業、體育和娛樂業對外投資沒有新增項目。對“一帶一路”國家新增投資佔比為12%,比2016年佔比提高3.5個百分點。所以,2017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有所放緩,但對外直接投資的步伐更加平穩,預計2018年對外直接投資將繼續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

王春英:

關於對外直接投資的政策取向,國家的管理原則一直都是明確的。2017年8月,發改委、商務部、人民銀行和外交部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引導和規範境外投資方向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了鼓勵類、限制類和禁止類的境外投資類別。去年12月,發改委發布了《企業境外投資管理辦法》,今年3月1日起施行,常態化管理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

外匯局的管理原則也是明確一致的。我們會積極配合境外投資主管部門的最新政策要求,穩妥有序引導企業“走出去”。我們堅持“三個沒有變”:鼓勵企業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融入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方針沒有變,堅持對外投資“企業主體、市場原則、國際慣例、政府引導”的原則沒有變,推進對外投資管理“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方向也沒有變。具體來說,一方面支援國內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活動,參與“一帶一路”共同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促進國內經濟轉型升級,深化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另一方面,堅持推改革與防風險並舉,密切關注部分領域出現的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以及對外投資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隱患,督促銀行嚴格落實展業原則,加強對境外投資交易的真實性、合規性審核,推動境外直接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所以如果講到政策取向,我們會和相關主管部門政策保持一致,堅持“三個沒有變”,一方面表示支援,另一方面推改革和防風險並舉。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

2018年美聯儲將繼續加息和縮表,美國的稅改政策也將付諸實施,您為這些因素對於我國的跨境資金流動將產生什麼影響?外匯局將如何應對?

王春英:

這個問題我們也一直關注。2017年,美聯儲有三次加息,並啟動了縮表,特朗普政府也通過了稅改法案。但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形勢明顯好轉,近期外匯市場供求更加趨向平衡。這說明,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發展變化實際上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除了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外部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綜合來看,當前我國跨境資本流動的外部環境還是比較穩定的,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也在逐步減弱,或者說市場對這方面因素的消化比較順利,國內經濟企穩向好的基礎日益鞏固,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的格局有望保持。在此也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們怎麼看這個問題。

第一,美聯儲加息縮表以及美國政府稅改等因素並沒有持續加大外部市場波動,未來的外部環境扔有望延續相對平穩的局面。曆史上看,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正常化曾經導致美元比較快的升值,國際資本從新興經濟體流出。但隨著制約因素的增多,相關影響都在逐步弱化。從2017年情況看,美聯儲加息三次並啟動了縮表,這個情況理論上有助於美元利率和匯率的提升,但實際上,2017年美元指數下降9.9%,2017年底前在稅改因素的推動下,美元指數小幅上升後近期又再度回落;短期的聯邦基金利率全年累計上調75個基點,但長期利率變化不大,2017年底的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和2016年末的水平基本相當。這反映了很多制約因素的影響。從美國國內情況看,通脹率持續偏低,美聯儲關注的通脹指標主要是核心PCE,這一數據從2017年初的1.9%降至年底到1.5%左右;同時,從美國經濟長期增長水平看,近期美聯儲預測的美國經濟潛在增長率是1.8%,明顯低於曆史上的經濟上升期增速;此外,美國政府曾經表態不希望美元過強,這些都會制約美元匯率和利率的提升。從美國的外部情況看,其他發達經濟體尤其是歐元區經濟複蘇比較快,近期歐央行調升了對2018年經濟增速的預期,並開始減少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規模,歐洲政治穩定性也明顯好轉,支援歐元走強,對美元形成壓力。

王春英:

第二,國內經濟基本面總體良好,仍是我國跨境資本流動的穩定性因素,未來還會發揮更加突出的基礎性作用。一是經濟增速在世界範圍內還是相對較高的,國內產業鏈條和配套設施日臻完善,勞動力技術和企業需求匹配度比較好,能夠保障企業順利經營並獲得較高收益,2017年前11個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2%。二是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居民消費進一步升級,國內市場潛力非常大,這逐漸成為吸引企業投資的重要考量因素。三是我國宏觀政策目標明確、體制機制靈活,金融市場運行總體穩健,外匯儲備充裕,應對和化解風險的能力較強。四是我國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不斷加深境內市場開放程度,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有利於穩定預期、吸引外資。此外,近年來我國在減稅降費方面同樣做了大量工作,近期歐美在投資安全審查方面也有所趨嚴,相信國內外市場主體會綜合考量各方面的因素,理性、穩妥地開展投融資活動。

關於如何應對的問題,外部環境中這些因素都是需要密切關注、客觀分析、跟蹤評估和穩妥應對的。外匯管理部門首先將進一步加強統計監測,及時分析和解讀跨境資金流動的形勢變化。同時,堅持推改革和防風險並舉,一方面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穩妥有序推進資本賬戶可兌換,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另一方面,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不斷完善宏觀審慎管理和微觀市場監管體系,嚴厲打擊外匯違法違規活動,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路透社記者:

人民幣兌美元從去年以來出現了比較快的升值,對出口或者對我們的經濟會不會產生一些影響?上周有媒體報道,中國可能會減緩或者停止增持美國國債,我們想問是否有進一步的評論,11月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我們小量減持了美國國債。

王春英:

我先回應關於美國國債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們也是通過媒體報道才知道有這樣一個消息。中國的外匯儲備始終是按照多元化、分散化原則進行投資管理的。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保障外匯資產總體安全和保值增值。至於說具體品種,你提到美債,我們覺得和其他投資產品一樣,外匯儲備對美國國債的投資實際上是市場行為,根據市場狀況和投資需要進行專業化的管理。所有關心國際市場或者中國外匯儲備方面的人士應該也關注到,無論是對外匯儲備自身來講還是對所參與的市場來說,中國外匯儲備經營管理部門都是非常負責任的投資者,相關的投資活動促進了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同時保障了中國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至於你所講的美國公布了11月份中國少量減持美國國債,其實這裡公布的資訊不僅僅包括中國外匯儲備的投資,還包括其他投資主體。

王春英:

關於你談到的人民幣匯率升值問題,近期的人民幣升值與內部經濟持續向好和外部美元相對比較弱等因素都有關係。當前我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總供需更加平衡,內生增長動力增強,這都會繼續支援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保持穩定地位。同時世界經濟複蘇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還是有一定不確定性,未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關於影響,剛剛我通報的數據以及前一段時間海關、商務部等發布的數據都能夠給你有關匯率對於涉外經濟影響的回應。我們相信,按照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我國會繼續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中國日報記者:

2017年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增強後,企業在匯率的風險管控方面有沒有什麼變化?2018年外匯局對更好地引導企業風險管理有沒有新計劃?

王春英:

我特別希望通過媒體向更多市場主體傳遞有關匯率風險管理方面的資訊。2017年以來,中國企業進一步完善了匯率風險管理,以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市場主體的風險承受能力實際上和企業的風險意識、風險管理是直接相關的。在匯率雙邊波動以後,最可喜的是我們看到企業逐步在改變對人民幣匯率的一個固定思維,賭單邊升值或單邊貶值的企業逐漸減少,前些年的非理性或者是恐慌性的行為明顯減少。外匯局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要求銀行加強市場宣傳和教育,督促做好客戶風險教育,引導企業樹立“風險中性”意識和健全匯率風險管理。

王春英:

“風險中性”意識非常重要,但我們仍看到部分企業匯率風險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現為:一是對於匯率風險認識不到位。還有一些企業習慣於押注升值或貶值的單邊方向,用主觀的市場判斷替代風險管理。二是對套期保值認識不到位。套期保值實際上是花一定成本來鎖定風險,就像花一點錢買保險一樣。有一些企業不願意支付這個費用來做套期保值,或者把套期保值當做賺錢工具,忽視了套期保值是鎖定不確定性風險的本質功能。企業對匯率風險敞口控制意識不足,不是合理審慎保值,反而有時主動追求風險利潤,同時,在外匯市場形勢發生調整的時候,如果一些企業發現自己判斷錯了,集中調整匯率風險敞口就可能引發外匯供求矛盾,加劇人民幣匯率、利率調整等風險,造成市場恐慌或者踩踏,從而導致系統性風險增加,最終也會損害企業自身的經營。

王春英:

未來,隨著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的進一步完善,企業對於匯率風險的管理就必須要樹立嚴肅的“風險中性”意識。2018年外匯局會繼續推動企業完善外匯風險管理,優化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環境。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需要考慮市場,但是市場風險承受能力往往和市場的風險意識和管理水平有關係。如果企業不改變對人民幣匯率固定的思維,仍是不保值或者賭單邊,那麼即使面對正常的匯率波動也可能不適應,進而產生非理性的恐慌行為,這樣反過來就會束縛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因此,外匯局會繼續加強市場宣傳引導,也希望各位幫忙做好宣傳。我們同時也會督促金融機構繼續做好客戶的風險教育,引導企業樹立“風險中性”意識,健全匯率風險管理。同時,從外匯市場發展方面進一步推動改革,豐富市場產品,擴大參與主體,拓展交易範圍,推動外匯市場對內和對外開放,完善外匯市場基礎設施建設。通過這些方面的努力,提高外匯市場的服務能力、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更好地滿足市場主體避險需求。

金融時報記者:

關於內保外貸的問題,去年是非常關注的,你們認為現在這個問題不存在了吧,或者今年會不會也影響到中國的外匯政策?

王春英:

內保外貸是比較具體的一項資本項目管理業務。從2014年跨境擔保外匯管理改革以來,內保外貸業務呈現比較快速的增長,在改善我國企業境外投融資政策環境、豐富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近年來我們觀察到,這個業務出現了新趨勢和新問題。比如說:一是內保外貸履約率有所上升。2016年以來,包括銀行在內的各類境內機構提供的內保外貸履約額和履約率都出現了一定程度增長。二是部分企業利用內保外貸方式規避其他監管部門的管理。2016年下半年以來,隨著相關部委完善對境外直接投資的管理,部分境內機構利用內保外貸的方式境外融資,並開展境外直接投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規避相關部門境外投資管理的現象。三是部分銀行合規意識比較薄弱,沒有能夠切實履行跨境擔保外匯管理中關於真實性、履約傾向及還款資金來源等方面的審核要求,部分銀行的審核流於形式,我們在檢查中對此都做了糾正。

王春英:

因此,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重申了銀行在內保外貸業務辦理過程中需要履行的義務,包括對當事人主體資格、資金用途和交易背景、第一還款來源及履約可能性等方面的審核,加強對擔保物的審核,建立履約風險定期評估制度等等。總的來說,雖然我們加強了對銀行做這方面業務的要求,但我們的政策沒有改變,仍然會積極支援包括銀行和企業在內的市場主體開展真實、合規和合法的內保外貸業務。謝謝。

主持人 襲豔春:

再次感謝春英司長的介紹,謝謝大家,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

(原文載於中國網)


分享到:
【列印】 【關閉】

法律聲明 | 聯繫我們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國家外匯管理局河南省分局主辦 著作權所有 授權轉載 最佳解析度:1280*768

網站標識碼bm74200001 京ICP備06017241號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61